•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器书籍介绍
  • 《中国玉雕——南阳名家名品》
  • 搜集整理:赵浩钧 / 7月23日
  • 书名:中国玉雕/南阳名家名品

    定  价

    作  者:俞伟理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9-11-01

    页数:245

    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

    《中国玉雕——南阳名家名品》是继《中国玉雕——苏州名家名品》之后,“中国玉雕艺术流派丛书”的又一部力作,它首次披露南阳玉雕在中国玉文化史上的真实地位,介绍它的艺术特色和当今脍炙人口的玉雕大师、玉雕精品。全书遴选最具代表性的18位南阳玉雕大师以采访对话的形式,精彩介绍,并配以将近200余件作品的精美照片,进行分析点评。内容详实,叙述形象生动。

    内容简介:

    《中国玉雕——南阳名家名品》是继《中国玉雕——苏州名家名品》之后,“中国玉雕艺术流派丛书”的又一部力作,它首次披露南阳玉雕在中国玉文化史上的真实地位,介绍它的艺术特色和当今脍炙人口的玉雕大师、玉雕精品。迄今为止,南阳玉雕从业人员仍有15万之众,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玉雕变艺大师,他们的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流传很广。南阳玉雕始终保持着“将人类情感生活和期盼,生动反映到玉器这一空间艺术形象中”的创作特色,洋溢浓厚的生活气息。

    本书遴选最具代表性的18位南阳玉雕大师以采访对话的形式,精彩介绍,并配以将近200余件作品的精美照片,进行分析点评。内容详实,叙述形象生动。 

    书摘:

    要说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我的分析:

    第一,独山玉本身的资源性质决定了它的产业做不大。独山是方圆5平方公里的孤山,资源储藏量有限就可想而知;而且,精品独山玉又只占不足10%的比例,这样,大众见到精品独山美玉的机会就不会多。

    第二,上世纪90年代以前,精品玉料相对还多的时候,因为当地经济落后,大家急于赚钱,对独山玉进行了破坏性的开采,制作又粗糙,资源因此浪费得太多。那个时候,很多人是放下锄头就拿起刻刀,根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完全不讲究质量。大家急于致富脱贫,什么好卖就做什么,而且大量复制生产,把市场做坏了。

    第三,在巿面上能看到的真正具有代表性的独山玉玉雕,也就是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太少;大师级精品露面机会也不多,制作过程中就被藏家订购了,很少在市面上展现。

    第四,镇平有个独特现象,就是50%的从业人员"跑玉货"。所谓"跑玉货"是指做玉器流通的人把家乡的东西拿出去推销,或者摆地摊,或者转卖给外面开店的生意人。尤其要指出的是,南阳附近还出产几种大理石,比如:"重阳石"、"鲁山绿",这些彩石并非玉石,但"跑玉货"的这些人由于缺乏玉文化知识,对独山玉又了解不够,也或许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他们把用这些"重阳石"、"鲁山绿"做的东西统统说成南阳玉,致使消费者误把这些大理石当独山玉,进而以为南阳玉就这么差,就是一种太不起眼的玉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