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和田玉文化 > 当代精典论述
  • 追求玉器雕刻艺术化突现独特西域风情
  • 马学武 / 2月2日
  • 新疆玉石是我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尤以和田玉最负盛名。和田玉名闻中外,被称为“仔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仔玉。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新疆加工技术落后,作品缺乏地方特色,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造成了卖产品不如卖原料的被动局面。在新疆同样的原料制成产品后,竟然面临价值缩水的尴尬境地,众多厂家只好拿原料在外省市加工,新疆处于“手捧金碗乞求人”的境地。据调查,现在新疆玉石市场上90%l的玉雕产品都是在内地加工。内地大批厂商从新疆购进玉料,加工成成品后,再返回新疆批发销售。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疆的玉雕企业,年消耗的玉石原料仅为年产玉料的10%~15%o由此可见,新疆的玉器雕刻工艺相对滞后,加工造型基本是模仿内地式样,缺乏地方特色的产品,根本无法体现本地区玉雕产品的工艺价值,所以玉雕工艺发展至今,新疆的制作工艺水平一直无人认可,这对于玉石之乡——新疆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近年来,在自治区关于“把我区建成旅游大省”战略思想的大前提下,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业人员成倍增长,玉雕产品销售额年均以20%的速度递增,这对于我区的玉产业的兴起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如何在加工技术上求得突破,使玉雕产品更具较高的艺术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逐步形成能显现西域风情的特有流派,是当前新疆业内人士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全力打造“新派”玉雕.创立自己的品牌产品。

    创立“新疆流派”的玉雕产品始终是业内人士的共同心愿,这是要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才能形成的。我认为玉雕产品有较高的艺术性,同时能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新疆流派”的精髓。随着新疆玉雕市场的扩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日渐显现,那就是我们目前制作的玉雕产品基本上是继承传统技法,题材也多以传统的炉、瓶、花、鸟、走兽及神话传说的人物故事为主,缺乏新意,无鲜明的地方特色,虽然也能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难以调动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对于我区日趋活跃的旅游市场来说,是一大损失,以我们目前的加工技术而言,再好的商机都无法把握。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大力推出具有新疆地域特点,体现我区资源优势的当家拳头旅游产品。综合起来分析,新疆的“和田玉”是最有理由担当新疆旅游产品代言人的角色。关键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玉雕产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从传统看,我们知道中国的玉雕作品从风格上分成南北两大派,南派以扬州作品为代表,北派以北京作品为代表,南派以细腻婉转见长,北派以端庄正统而著称。这些风格的形成都是因为受当地文化、传统、习惯和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内地不少地区玉雕行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玉雕行业从业人员增多.涌现了不少出类拔萃的技术人才,长期以来其玉雕作品形成了当地的风格特点,自成体系,自成流派,但新疆目前未形成自己的“流派”。新疆不同于内地,新疆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那么如何体现这种瀚海雪山,大漠孤烟的自然风貌,多民族聚居所形成的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特点,就成为“新派”玉雕必须予以解决的首要问题。要很好地反映这种自然人文环境特点,首先体现在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上,要摆正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除重视对传统的玉雕技术和作品题材继承外,还必须做到适应性的创新,广泛吸收新疆的民族绘画、建筑、雕塑、地毯等艺术形式之精华,来丰富我们的创作语言。在作品题材上,可以多选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能反映我区各民族生活,反映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等方面的作品。如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具、娱乐器具和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物品,都可作为表现的内容,要形成一定的系列,但表现不等于简单的复制,要有创新。同时可以推出具有工艺品功能的小玉雕作品。在雕刻手法上,大胆运用具有民族风格的线条、造型和表现手法,制作出能体现鲜明民族特色的玉雕作品,经过几代技艺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从而形成我区特有的玉雕“流派“。

    二、着力培养玉雕技术及设计人员。

    要想出好产品,玉雕设计和雕刻技术人员是关键。目前,我区玉雕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同销售人员的比例是1:10,比例严重失调。长期以来,我区在玉雕设计上比较保守、创新不足、作品的款式陈旧、工艺单调、千人一款,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因而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培养玉雕设计人才是促使我区玉雕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加快培养我区新一代玉雕人才是当务之急。其办法是,可以先在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内办学或校企联合办学的形式,设置理论和玉雕技术实践两大专业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中把玉雕设计和制作真正结合起来。学生即有理论知识,同时具有雕刻技术,使学生设计的画稿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体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上。

    设计人员要不断地扩大视野,多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推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创新意识、设计独特、款式新颖的产品去占领市场。

    建议我区每年要举办一至两届玉雕设计大赛,通过设计大赛达到弘扬古丝绸之路灿烂的文化,传播优秀的设计理念,检验和提高我区设计人员的技艺水平;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同时可以发现一批具有创新意识、作品风格独特、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设计人才。对这部分人才可以重点培养,为我区玉雕行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以上所述的两点以外,我们还应该从以消费者为本的市场理念出发,创立我们自己的驰名品牌,成为大众心中的名牌,让中国的玉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底扎根、开花结果。时间证明在新的格局面前,重要的是调整姿态,能够应变、思变、求变,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拼搏,迎接竞争,才能把握新的机遇,并取得发展,从而尽早地结束我区有“玉”无“雕”的被动局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