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人,他从小品性纯朴,见识超群, 乡里中一些有名望的学者都很器重他。但是直到他四十岁,才当上郡 里的主簿、功曹之类的小官,后来被调到京城任尚书吏部郎。
当时魏帝曹芳年轻无能,朝政分别掌握在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 爽手中,两人各自网罗党羽,勾心斗角,都想消灭对方,独揽大权。 山涛知道骄横鲁莽的曹爽敌不过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最后必将被消灭 ,但他并不想去投靠司马懿。为了避开这场权力之争,他经常深居简 出,不和朝中的权贵们来往。
山涛酒量很大,每次能喝八斗。兴致来的时候,他就邀集嵇康、 阮籍、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名士,到竹林里去纵情游乐,饮酒 谈玄,好像完全把人世的事情撇在一边。当时的士大夫阶层都称他们 为“竹林七贤”。在“竹林七贤”中,嵇康是最有才华和声望的名士 ,为人落拓不羁,敢于蔑视权贵,山涛很钦佩他。后来,山涛由吏部 郎调动官职时,特地上书推荐嵇康来接替自己。嵇康由于不满司马氏 集团独揽朝政,一直不愿意出来做官。他知道山涛上书推荐自己,就 立即写了一封信去,把山涛大大奚落了一番,并宣布从此和他断绝交 往。山涛深知嵇康的性格和为人,对此毫不介意。后来嵇康遭到钟会 的诬陷,被司马昭杀害,他的儿子稽绍孤苦无依。山涛一直牵挂在心 里,对稽绍十分关怀。
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建立了晋朝。山涛 就上书推荐稽绍说:“父亲有罪,和儿子并不相干。稽绍德才兼备, 应当加以任用。”司马炎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任命稽绍为秘书丞。 山涛很善于鉴别人才,他在吏部先后任职二十多年,为朝廷推荐了许 多官员。他在奏章里对这些人的评价,基本上都能同他们后来的表现 相符合。当时人们把他的这些奏章成为《山公启事》。权臣贾充为了 结党营私,在司马炎面前把自己的心腹陆亮吹捧了一番,说他秉性忠 直,公正无私,要求让陆亮和山涛一起担任选官,司马炎答应了。
山涛根据自己的了解,认为陆亮是个贪图财力的小人,而且一向 依附贾充,不可能忠于选官的职守,就极力表示反对。司马炎不听他 的劝告,山涛就告病辞官回家。不久陆亮果然由于贪财枉法被革职查 办。司马炎感到山涛忠贞可嘉,派人把他请回朝廷,对他更加信任和 重用。
当时,有和鬲县县令袁毅,在任职期间搜刮了许多民脂民膏。为 了防止别人告发,他从中拿出很大一笔钱财来,向朝廷的公卿大臣们 行贿托情。山涛也收到袁毅送来的一百斤丝。他当时不想显出自己与 众不同,就不露声色地接受下来,然后命人把丝层层封裹好,不准动 用。后来袁毅贪污被揭发了,许多大臣都有牵连遭到查讯。当朝廷派 官员前来询问山涛时,他就当面叫人把封裹的丝全部都拿过来,只见 包袱上积满了灰尘,里面的丝一点也没有用过。
山涛在士大夫阶层中有很高的声誉。“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称 赞他说:“山涛就像璞玉浑金一样,人们都为金玉的外表所倾倒,但 是对未经冶炼和雕琢的浑金璞玉,往往无法真正了解它内在的高贵品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