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寿是中国民间传统吉祥俗信最主要的追求。福,意为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中国民间喜欢把福、禄、寿三星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
福神作为民俗中的幸福之神,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崇拜。
福神和寿星一样,源于古代的星宿崇拜。人们虔诚礼拜,希望降福家门,福运绵长,于是福神应运而生。所谓福星,即岁星,亦即木星。术士们声称岁星照临能降福于民。后来,福星逐渐人格化便成为福神。福神到底是什么人呢?影响较大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福神是天官,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福神是阳城。
东汉张陵创立道教,影响很大。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并大力提倡“三官”信仰。 “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每当信徒有病时,张衡等谓不必找郎中,也不用服药,只需向三官祈祷即可。并宣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种说法一直流传下来,尤以“天官赐福”的说法颇受人们欢迎。于是,人们便把天官作为降福的福神来信奉了。“天官赐福”这一题材成为历代民俗年画中重要内容之一。天官除被称作福神外,又叫福星、福判,典型形象作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红色袍服,龙绣玉带,手执大如意金钩,足登朝靴,慈眉悦目,五道长髯飘洒胸前,一派喜颜悦色、雍容华贵之象。
有的天官身旁还有一童子,手捧花瓶,瓶中插玉兰、牡丹,寓意为“玉堂富贵”。还有一种天官图,笑容满面,手抱身带五个善童,善童手中分别捧着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鲤鱼灯等吉祥物。旧时民间在农历新年时,这种年画非常流行,以求天宫赐福,带来好运。
由于‘下鬲”中也包含财运、发财主意,所以有的民俗年画中,又把天官作为赐福财神。如有天官执如意金钩坐于大元宝之上,上方绘有金山、银山和斗大的“福”字,下方是聚宝盆,两侧为和合二仙、招财童子、利市仙官。表达了人们渴望天宫赐福、财神送财的强烈愿望。
另外一种福神是由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那就是道州刺史阳城。据说,阳城是汉武帝时期的道州刺史,因抵制向皇宫进贡侏儒矮民,救了本州百姓,被百姓奉为降福解厄的“福神”。后来,这种说法广泛流传,于是人们便把阳城奉为“福禄神”。
道州刺史抵制进贡矮民之善政,历史上确有其事。有人考证后认为,阳城不是汉武帝时人,而是中唐时人。阳城这位父母官,敢于同皇上和朝廷抗争,被敬奉为“福神”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一书中,阳城被改写为杨成,生活的年代也被提前了900多年。
在民俗中,福神或福星,还经常与寿星、禄神相提并称,成为福、禄、寿三位一体。福禄寿三星或三仙作为神仙群体,倍受人们欢迎和崇拜。它们分别象征着幸福、宫禄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