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约:94*87*41mm,重量约:426g;
“五福捧寿”为清代图案。《书·洪范》有解:“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纹命”。“攸好德”是“所好者德也”的意思,“考纹命”是有善终。所以画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围着桃子,寓意多福多寿。蝙蝠之蝠与福字同音,故以五蝠代表五福。五蝠常常围一寿字,习俗称“五福捧寿”。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吉祥图案。
作品原料采用新疆和田籽玉,玉石精巧玲珑,质地温润坚实,玉皮艳美敦厚。作者充分保留了原石形貌,巧用皮色浮雕五只蝙蝠翩然天降,围绕寿桃舞动。寿桃顶部,一名活泼可爱的童子匍匐在寿桃之上,陡增趣味。作者通过童子、蝙蝠与寿桃在体型上的对比,着重突出了寿桃的大,寓意长寿安康;通过皮色与玉石在色泽上的区分,巧琢金黄的桃叶与蝙蝠,又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
作品正反两面均刻有灵芝图案,这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常见的元素,寓意吉祥。灵芝之“芝”同“至”——灵芝、蝙蝠则意为“福至心灵”;童子头顶蝙蝠,意为“福从天降”;手握如意,意为“尽如人意”;寿桃上匍匐童子喻示着“福泽后代”;背面琢刻的葫芦是中华又一吉祥图案,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此玉雕作品虽不大,但经作者之手,在白玉、金皮相互辉映之下,刻划了五种吉祥如意的元素,使每一位观者都能体会到一份祥瑞之境。
《五福捧寿》玉质优、工艺佳、设计合理、构图巧妙,更为难得的是一件作品中蕴含了如此之多的祥瑞意义,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去品读此款佳作,尤为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