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和田玉文化 > 当代精典论述
  • 新疆和田玉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唐延龄 / 7月29日
  • 唐延龄——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高级顾问

    此文发表于2009年11月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短缺愈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新疆是我国的资源型省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在中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新疆十分重视和关心,对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明确指出新疆要加快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开发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建设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供应基地、煤炭开发储备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国家其他急需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

    新疆的和田玉是我国的特色资源,是新疆的优势矿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对我国玉器特色产业和玉文化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在“盛世藏玉”形势下,新疆和田玉的资源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个人现就新疆和田玉资源有关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抛砖引玉”,供讨论。

    一、新疆和田玉是我国珍贵稀缺的特色矿产资源

    新疆和田玉在我国玉文化中的定位已经为历史所肯定,但是它在矿产资源中如何定位尚是一个讨论的问题。

    新疆的和田玉属于玉石类的矿产资源,它与其他矿产资源有共同点又有其特有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天然性和不可再生性。天然性是指新疆和田玉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矿物资源,尽管世界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工”玉石产品,但是与天然玉石不同,因此国内外规定必须注明“人工”、“合成”、“人造”、“优化”等,以与天然玉石相区别。不可再生性是新疆和田玉被人类利用后不能再生,消耗一点就会少一点,开采完了就会枯竭。因此,人们必须十分珍惜和保护它。

    二是稀缺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矿产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它是稀缺的,分布不均衡;玉石与其他矿产资源相比,更是稀缺和分布不均衡;新疆的和田玉在玉石资源中更是稀缺和分布不均衡,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是玉文化性。我国玉石种类很多。它一登上历史舞台,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社会的、精神的,这种“三合一”的玉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独创。新疆和田玉是中国玉的精英,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玉文化中大放光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它最为显著的特点。

    四是珍贵性。新疆和田玉在古代货币中被称为“上币”,更是历代帝王心目中的珍宝,价值在黄金之上,加上和田玉的道德化,所以,我国自古以来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

    因此,新疆和田玉是我国珍贵稀缺的特色矿产资源,不仅要从经济意义上考虑和田玉的地位,而且要从精神文明上认识和田玉的地位。

    二、新疆和田玉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疆和田玉的发展和开发利用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随着“玉石之路”的开拓,和田玉不断输入各地,经过两千年筛选,我国终于从众多的玉石中优选出新疆和田玉作为中国玉的精英。从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开始,经商到周,和田玉大量出现,已成为王室玉器的主要来源,开辟了中国玉器以和田玉为主要玉材的新时代。和田玉在几千年漫长岁月中一直在中国玉器历史上闪耀着光辉,在玉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国外,与新疆和田玉具有相同成份的透闪石玉利用也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出现时间不一,延续时间也不长。在我国良渚文化时期已大量使用透闪石玉,但是延续时间也不长。所以,在国内外透闪石玉利用历史中,持续7000年经久不衰,或许只有新疆的和田玉了。

    和田玉在古代经过漫长历史时期而经久不衰,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的发现、开发和管理。在古代,先民不断发现和田玉的品种和产地,品种从籽玉到山玉,产地从昆仑山到阿尔金山,资源不断增加,为开采提供了基础。和田玉被称为“帝王玉”,开发和使用为皇室所垄断,并被严格管理。古代又由于受生产力限制,和田玉开采数量不大。所以,新疆和田玉既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物,也是先人几千年来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和田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有飞跃的发展。新疆和田玉资源如何与生产发展相协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全面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福祉,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意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新疆和田玉作为国石的候选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资源也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不能对其“竭泽而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如何使新疆和田玉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发展模式,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研究的问题。

    三、加强新疆和田玉的地质工作

    新中国的成立,为新疆和田玉带来了春天。新疆和田玉的地质工作是建国以后才开展的。五十多年来,新疆和田玉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地质工作者对和田玉矿床进行找矿、勘查和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我国玉事业和玉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新疆和田玉资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众说纷纭。和田玉矿床成矿复杂特殊,又分布在高山地区,加上地质工作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目前,总体看,新疆和田玉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和田玉资源家底尚不够清楚,这与和田玉事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加强地质工作,进一步摸清新疆和田玉资源情况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和田玉地质工作是面临的新问题。其中,包括公益性地质勘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勘查市场,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关系;如何建立勘查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如何推进科技进步;如何编制和实施勘查规划;如何做好管理等。这些都是需要从和田玉地质工作的实际出发,加以解决。

    四、扩大矿床类型,加强和田碧玉的原生矿找矿工作

    扩大新疆和田玉资源远景,就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拓新类型和新领域。

    新疆和田玉属于透闪石玉,世界透闪石玉分布很广,每个矿都有一定特点。但是如果就成因来说,玉石学家将其分为两个大类。这两类是以含矿的岩石来划分的,一类产于超基性岩岩浆岩中,经过交代作用形成的,我们成为“超基性岩型”。国外的学者称之为“蛇纹石型”;另一类产于镁质碳酸盐岩中,经过岩浆岩交代或变质作用形成的,我们称为“镁质碳酸盐岩型”,国外有的学者称之为“非蛇纹石型”。

    新疆和田玉白玉、青玉等矿床属于“镁质碳酸盐岩型”,或者为“接触交代型”,而和田碧玉则是“超基性岩型”。以往地质工作主要是前一类型,后一类型基本没有开展地质工作。所以,尽管在多个地区河流中发现了和田碧玉籽玉,但是和田碧玉原生矿目前尚未进行地质工作。

    和田碧玉原生矿找矿潜力很大。一是超基性岩型透闪石玉是世界上透闪石玉中分布最广的类型,如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美国以及欧洲、美洲、非洲一些国家就有这种类型矿床,一般矿带规模较大,常有多处矿床。二是这一类型玉矿是产在超基性岩中,经过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新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超基性岩分布很广,具有形成玉矿的地质条件。三是和田碧玉的籽玉分布在许多河流中,块度较大,表明这些地区可能有原生矿存在。因此,这一新类型的开拓,必将给和田玉带来新的资源。

    五、开拓和田玉接触交代型原生矿的找矿工作

    和田玉接触交代型原生矿分布在新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延长达上千千米,已知产地主要有数十处。这些产地资源和开采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古代开始开采(如密尔岱和阿拉玛斯玉矿),有的是现代发现并开采的,有的已闭坑,有的正在进行。不论何种情况,都有一个资源开采基地或后备基地问题,因此加强和田玉接触交代型原生矿的探查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这一类型矿床的寻找是有一定资源潜力的。

    一是某些籽玉产出的地区原生矿的寻找问题。如玉龙喀什河是我国著名“白玉河”,其原生矿的产地经地质勘查初步了解是在黑山的雪山地区,冰雪覆盖,不能攀登,仍未揭开原生矿之谜。又如近年来在若羌县米兰河发现了籽玉,原生矿还有待发现。

    二是某些地区的原生矿问题。如墨玉、黄玉、翠青玉等原生矿产地尚未查清。

    三是某些地区的原生矿问题。如阿尔金山玉矿目前仅在且末县和若羌县一些地段发现,还有一些有远景地区(如瓦石峡地区、米兰地区及其以东地区)尚未工作。又如西昆仑山叶城到于田一些地段发现了多出原生玉矿,但有的地段尚待工作。

    四是玉矿深部找矿问题。为了解决我国危机矿山,全国正开展深部找矿,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和田玉也是如此,若干矿区有深部找矿问题,因为和田玉矿一般开采深度不大,深部找矿仍有一定空间,这有待探索。

    六、籽玉资源

    籽玉成为当前的热点,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籽玉在地质上称为次生矿或砂矿。它由原生玉矿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在水流和冰川作用下,搬运到山坡上或河流中。古人统称为水产玉。玉石学家把这类玉矿按成因分为三类:一类是坡积型,即国外称的崩积矿床,是原生玉矿经风化崩解而搬运到山坡形成的矿。这类玉矿在俄罗斯、加拿大玉矿中都有发现。二类是冲洪积型,即是原生玉矿经流水的冲蚀和搬运,沉积在河床、河漫滩、阶地、古河床、冲洪积扇中。三类是冰碛型,是原生玉矿经冰川刨蚀搬运形成的玉矿。

    一般来说,在原生玉矿的地区,有河流和冰川都有形成籽玉和山流水玉的条件。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许多河流中都产有籽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河流在古代开采很盛,现在衰弱了,其原因或许是资源的减少,也可能是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新疆和田玉原生矿分布地域广大,在原生矿流域地区寻找籽玉仍有一定远景。

    籽玉资源分布的特点是极不均匀。由于籽玉与河流中其他岩石在比重上区别不大,因此在区域内籽玉成矿规律不明显,给地质勘查带来了困难,籽玉地质勘查难以进行,籽玉资源量不清。籽玉资源分布的极不均匀,也给开采带来困难,开采结果大不相同,有的得利,有的亏损。

    七、开拓和田玉品种资源

    新疆和田玉有多个品种,开拓品种是开发资源的重要部分。

    和田玉品种按地质产状分有山玉、籽玉、山流水玉。从资源总体分布看,山玉多,籽玉和山流水玉较少。由于籽玉质量较佳,价值较贵,市场上一般热衷于籽玉,但是籽玉资源较少,开采越来越困难,因此,要重视原生矿资源。山玉与籽玉为同一矿物成分,物理性质相近,质量也是很好的。

    和田玉品种一般分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糖玉、碧玉等,这主要按颜色划分。从资源总体分布看,羊脂白玉和黄玉极少,白玉较少,青玉和碧玉较多。目前市场上一般热衷于羊脂白玉和白玉,和田玉颜色和玉质关系,自古以来就有讨论,如古人提出的:“首德次符”,就是把玉的性质即质地放在首位,其次才是颜色。现在业内人士也重申这一观点,应给予重视,也就是说,各种颜色的玉都有质量好的,不能只注重白玉。玉色具有时尚性,在不同时代认识不尽相同,如夏、商、周时期,流行青色,宋代喜爱红玉和黄玉;清代喜爱白玉和翡翠。学者观点也不尽相同,如明代有的学者提出:“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所以说,对玉色的认识不是绝对的。玉玺是国家之宝,是历代皇帝之尊,主要以和田玉制成,如清代玉玺二十五宝,除两件外均采用和田玉,其中白玉六方、青玉八方、墨玉三方,也是各色玉均用。

    新疆和田玉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使命,是民族的使命,是世世代代的需要。所以一定要“开源节流”,寻找更好更多的新疆和田玉矿产资源,在开采中保护,在保护中开采,十分珍惜这一珍贵、稀缺的特色资源,为人类造福,为中华民族文化继续做出贡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