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是道教八位神仙的合称。唐代已有《八仙图》、《八仙传》。但至宋元时姓名仍未固定,明吴元泰《八仙出外东游记》始定为: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故事,民间流传甚广。 “八仙庆寿”、“八仙过海”多见于诗文、戏剧、绘画、雕刻作品中。在这八仙当中,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文庄粗野,各种角色都有。其中,老则张果老,少则蓝采和、韩湘子,武则钟离权,文则吕洞宾,贵则曹国舅,病则李铁拐,女则何仙姑。从这八仙中,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亲近的“知音”。
又有一种说法是“八仙”既不是神,也不是仙,而是八个享有盛名的民间艺人。张果老,手执简板,唐玄宗召其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是个鼎鼎有名的说唱表演家。汉钟离善渔鼓,是我国道情演唱的鼻祖。韩湘子据说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后来沦落为专替民间婚丧喜庆行礼的书生。李铁拐早年曾是一位朝廷宰相的书童,因年少好学,偷习诗书,被打断一条腿后赶出相府,成为游方艺人。吕洞宾是个善于编写说唱词的艺术家。蓝采和常穿破蓝衫,手持拍板,周游天下,金文学家元好问有“人笑蓝衫似采和”的诗句,元杂剧称他是个优秀的戏剧演员。何仙姑,名素女,生于唐,性情文静,聪颖过人,年幼喜读诗文,手不释卷,善言祸福,人称仙姑,据说是从宫廷选出的歌伎优伶。八个艺人都有高超的技艺,故被誉为“八仙”。王母请八仙赴蟠桃会。八仙醉别而归,路过东海,但见白浪滔天。吕洞宾首倡过海东游,须各投一物,乘之而过。李铁拐率先以拐杖投水,逐浪而渡。七仙随之,分别以纸驴、花篮、扇子、鱼鼓、玉版、荷花、萧管等投水而渡,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八仙本为仙人,又赴西王母蟠桃会祝寿,所以,八仙图常作为祝寿的吉祥礼物。
另外,八仙所用的物件葫芦、扇子、玉版、宝剑、荷花、花篮、箫管、鱼鼓等称为“暗八仙”,亦称“八宝”。此八宝常入吉祥图案中,寓有祝颂长寿的吉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