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意为“觉有情”,可译为“大士”。菩萨原是释迦牟尼还没有修成为佛之前的称呼。后来出现四大菩萨,即: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成为佛的胁侍。
观音菩萨,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梵名“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意译为观自在、光世音或观世音。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如世有危难,受苦众生口念菩萨大名,菩萨就会“观”到,立刻前往解救。所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非常崇拜的吉祥神,僧俗信众无数,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
在印度,观世音菩萨为男身,刚传入中国时,也为男身。后来,观世音菩萨被中国人改造为女身。如果按照佛教观点,佛无所谓男身,也无所谓女身,其现身为男即为男身,现身为女即为女身。观世音菩萨由男演变为女,可以说体现了佛无处不在的真谛。
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七观音之说,较常见的有千手千眼观音、白衣观音、自在观音、杨柳观音、合掌观音等,形态不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给人间带来吉祥,习俗以为她可保佑人免遭四灾,降雨救旱,送子治病。其中,最重要的是送子,所以,观世音又被称为送子观音。
观音常被描绘为圣母的姿势,手臂抱着个儿童。与观音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抱着花瓶的童子与一个手拿杨柳枝的童女,他们就是金童玉女,同样是吉祥的象征。
文殊菩萨,梵文意译为“妙德”、 “妙吉祥”等,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常与司“理”的右胁侍菩萨普贤并称。其形象一般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相传其显灵说法之地在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菩萨,佛教说他专管“理德”、表“大行”,其职责是将佛门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其坐骑为六牙白象,传为菩萨所化,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其说法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在佛教中,地藏菩萨的任务是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担负起教化六道众生的任务。他曾在佛前发誓说一定要将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众生都度尽,解救了, 自己才成佛,他还被佛封为“幽明教主”,在地狱中教化众多罪鬼。中国佛教将他作为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