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为梵文音译“阿罗汉”的简称。本为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之说。从广义上讲,佛教称得道的和尚为罗汉。因此有些寺庙甚至把济公也搬进了罗汉堂。但按佛经上讲,罗汉仅为“初等圣人”,由罗汉进一步修行,便可修成菩萨。
本来,佛教中只有十六罗汉,他们受佛的嘱咐“不入涅粱,常住世间,同常凡众,护持正法”,由于他们比较接近世俗,所以颇受欢迎。到唐末,张玄和贯休二僧开始画十八罗汉像。据苏轼所说,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法注记》的作者庆友,并重复第一罗汉,也有人说是加上降龙和伏虎二罗汉,还有其它说法,总之“十八罗汉”是中国的创造。他们常被供奉在大雄宝殿两侧。后世还出现了五百罗汉,民间匠人将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塑了进去,蔚为壮观。
迦叶,据《佛本行集经·大迦叶因缘品》记载,迦叶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谓其苦行有德,少欲知足,常修“头陀行” (佛教12种苦修的总称),称为“头陀行第一”。传为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十八罗汉之首。
阿难陀,略称阿难,意译“欢喜”、 “庆喜”。据《佛本行集经》的记载,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释迦成道回乡时跟从出家。25岁起侍从释迦牟尼25年。曾劝请释迦牟尼接纳妇女为僧团成员,从此佛教僧团中始有僧尼。传说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诵出经文。现存佛教经典以“如是我闻”四字为卷首语,以表明经文内容系阿难陀亲耳听佛所说。谓其长于记忆,称为“多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