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是民间用得最多的吉祥字。什么叫福? 《韩非子》:“全寿富贵之谓福”。 “福”的概念,在世人心目中是很广泛的。福可以解释为福运、福气、运气、幸福等等。自古以来,“福”是人们孜孜以求和向往的人生目标。
《书·洪范》载:“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曰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民间又将五福解释为“福、禄、寿、喜、财”。总之,它包含了人生全部幸福生活的内容,人们为追求幸福生活而一代代不懈地奋斗着。
甲骨文中福字为用两手捧酒状,正是会意祈求幸福。后来福的意义被无限延伸,禄和寿都是福的延伸。 “福”字由“示、一、口、田”四字组成。示,古时指神祗,泛指神明。田,通佃,又通畋,即耕种、打猎。《淮南子》: “贸林而田,竭泽而渔”。“福”字是通过种田打猎,向神灵祈求有衣穿、有饭吃。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把好的事情都冠以“福”字:有好事称有“福气”,好的地方称“福地”,好消息称“福音”,长得富态称“福相”,给人们带来好处和希望的叫“福星”,悦目的叫“一饱眼福”,吃到好东西称“大饱口福”等等。
春节时人们把福字倒贴,都会说“福到了”。利用“倒”与“到”的谐音而取其意。为了图吉利,人们把福字用篆书变化成一百种,称为“百福图”。
在传统图案纹样里,人们为了表达“福”的寓意,除了直接用“福”字外,大多是利用蝙蝠的“蝠”和佛手的“佛”’的谐音与“福”相同,取其意而应用到图案纹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