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格斗兵器。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薄刃厚脊。刀柄有短柄和长柄之分。自汉朝以来,钢铁制造的刀,一直是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之一。
石器时代的石刀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小刀,可以看作是刀的雏形。商朝的青铜大刀,是现知最早的可供作战用的刀,但发现的数量较少。西周时期一些可装长柄的异形青铜刀发现得更少,看来都不是当时主要的格斗兵器。由于钢铁冶锻技术的进步,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新型的钢铁制造的刀。百炼钢和灌钢技术用于造刀后,适于劈砍的短柄钢刀成为步兵和骑兵的主要格斗兵器。隋唐时期军队中实战使用的刀,主要是横刀和陌刀。到北宋时期,短柄的刀称“手刀”,元、明时期,火铳、鸟铳等火器相继出现后,开始逐步改变了军队的装备,但直到明朝晚期,腰刀仍然是步兵和骑兵必备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