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重量:61g (约)尺寸:54*39*19mm
玉出昆冈,新疆和田子玉是中国特有的,全世界范围内含透闪石成分最高的玉石。它承袭了泱泱中华近万年的文化积淀,是佛教、道教、萨满教、儒家思想等一系列的融合;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见证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它是由古至今中华人文的寄托,不同的时代赋予了玉石不同的使命;它在当代得以开枝散叶,流淌到亿万中华人民的血液中,从而形成了以资本营销为核心发展力的新兴行业。这一切都源于新疆和田子玉所具备的不凡品质。
琨玉秋霜的字面解释:“琨”的字义即为美玉,常有“琨玉”、“瑶琨”组成名词词组。《说文》中有“琨,石之美者。从玉,昆声。”之说。“琨玉秋霜”喻指人的品质坚贞劲烈。
本篇精品玉石鉴赏,我们就来谈谈和田玉的“质”——
新疆和田玉石源于它特有的文化元素,其“质”可分为两部分来看:
一、指玉石本身的质地,个人认为在玉石的几项判定标准中,质地优劣理应放在第一位置。这点和人一样,本质不佳,即便拥有再好的外貌仍然不堪重用。一块上佳质地的新疆和田子玉,其结构均匀、细腻,连带玉石的“油性”都会得以更好的体现,通俗的说:“玉石细腻则油性佳,反之玉石粗糙则油性劣”。甚至因为玉石上佳的质地,使玉石上挂有的皮色都会显得尤为缜密,皮色厚度也较之粗糙的玉石皮色厚度更为均匀。
二、指人赋予玉石的品质,没有对玉的知晓,就不可能有对中华文明的真正了解,解开世界文化发展之谜的金钥匙就是和田玉。关于此我们可以引证很多。举几个例子:“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玉作六瑞以正国事”,这两句指出西周时期以玉作品事天地、事君王的礼器;“君子比德于玉,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出自《礼记.正藻》的这段话说明了玉石具有君子的德行和操守;“唯天下之良山,瑶玉之所在”描写了周穆王会见西王母于昆仑,以此可见古时玉石是作为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孔子总结的这十一点,完整的阐述了玉石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品读此玉,“质”是我们重点表述的内容,然其色泽、皮色等等无一不精,无一不美,如此正可映衬我们心中对于玉石的美好寄愿,似乎给予它更多的赞美也不为过。
或许,此款玉石的形状尚不够完美,但其质素无愧于“琨玉秋霜”的美誉,作此命名,望玉友一起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