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乐器之一,文人学士喜欢弹琴,还因为琴能去邪归正,使人心气平和。汉代刘向曾说:“乐之可密者,琴最宜焉。君子以其可修德政近之。”
古代文人学士外出,常携琴佩剑,琴心剑胆是文人所追求的儒侠相济的文士风范。
中国古代文献说,东汉灵帝时,陈留郡人蔡邕因为多次上书奏事,违背皇帝旨意,又被得宠的宦官所憎,他担心自己难免被害,就流亡江湖,行迹远及吴会地区。到了吴郡,遇上一个吴地人用桐木烧火煮饭,他听了听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响声,就说:“这是一块好木材”。便请求把那块桐木给他,他砍削制成一张琴,果然弹出动听的声音。木料烧焦的地方作琴尾,于是这张琴取名叫“焦尾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