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和田玉文化 > 中国传统图案
  • 中华装饰吉祥图符:灯
  • 搜集整理:赵浩钧 / 4月7日
  •  

    每年的正月十五称为“灯节”,都要挂红灯笼。关于这个习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唐朝黄巢起义时,曾北上攻打浑城,久攻不下。适逢过年时节,黄巢亲自乔装进城察看,被唐军追捕。一个卖醋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了黄巢,并告诉黄巢要攻浑城不要从正门进,而要从天齐庙的豁口进攻。黄巢听了很感动,吩咐老人在正月十五在房檐下挂起红灯笼。老人把这个消息传给邻居,不久,全城的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起红灯笼。

    黄巢于正月十五晚率五千精兵突袭入城。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抓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下令开仓分粮并重赏卖醋老人。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产户都挂红灯笼。

    另一种说法是,正月十五是春节佳期的最后一天,前来人间欢度春节的祖先之魂,必须回到另外一个世界中去,所以各地方都悬挂红灯笼,为死人的灵魂引路。

    在南方的一些方言区中,  “灯”与“丁”同音,所以“点灯”就意味着“添丁”。据说女人们喜欢在灯下走,她们认为这样能得多子。当某一家生了一个男孩,这家就要举行上灯仪式,遍请乡邻、亲戚。在很多家庭的门上,都可以看见挂着一个亮着火的小灯,这种小灯既可以避邪,也可以用来祈求此家庭能不断地添丁进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