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是所谓的“四艺”,古代文人学士把他们看作道德和性情修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物古玩更是他们喜欢的收藏。因此,便有了“博古”之称。“博古”又称“杂玩”。常见的有:花瓶、鼎、樽、坛、罐、如意、琴、花、扇、葫芦、孔雀羽、珠宝、灵芝、玉璧、字、天书、牛角、古钱、芭蕉叶、奇石、文佩等。这些器皿物件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带有美好寓意的祥瑞之物。
《北宋大观》中宋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人将图绘瓷、铜、玉、石等各种器物的画,叫做“博古”,也有添加花卉、果品作为点缀的。在各种工艺品上常用这种题材作为装饰图案,具有琳琅满目、古香古色的艺术特色。
扇子也是古人喜欢的收藏晶,古代有一种专以博古纹饰的扇子,名“博古扇”。《杖扇新录》载:“阮文达公,好古成癖,所收戟头、笔洗、砖、泉、布之类,不下数百种,常配合扇形,拓以制扇,时人称为‘阮氏扇’,亦名‘博古扇’”。
“结”的运用使人联想到“结友”、“结盟”、“谊结同心”等一些美好的情结,是民间喜爱的美好、幸福、吉利的标志。结与彩带组合成种种图案,如“吉庆有余”、“八吉”、“吉祥如意”、“绶鸟衔结”等,是应用极广的传统吉祥装饰之一。
笏是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一种用具,用以记事,是官阶、职权地位、福贵的象征。
古制中,百官朝会时手执笏板,有事则执之于手而记奏,无事则插之于腰带间。
笏的形制、质地因官品的高下而有所不同,古时天子所用之笏以玉所制,诸侯所用之笏以象牙所制,大夫则以鱼须文竹制成,士以竹木制成。西魏以后,五品以上通用象牙笏,六品以下用竹木笏。
人们视笏为祥瑞之物。民间有所谓“五瑞图”,这五瑞就是笏、磐、葫芦、鼓、花篮。
喜欢收藏奇石也是中国文人的一大爱好。中国人喜爱石头,在园林布置、山水盆景制作中,都离不开石头。石见于图画中,则带有明显的吉祥寓意。中国人常将寿石与其他吉祥物绘在一起以祝人寿。
四艺、博古、杂玩图案受到人们的喜爱,还因为其中很多属民间五福、五瑞的范畴,经过艺人们精心绘制,使博古图案富贵、清雅而又高洁,故而受到历代人们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