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玉器设计也就是玉器产品的造型设计,即根据产品特点设计造型,使造型舒适、流畅、受人喜爱。为此,必须发挥原材料的特征,并与造型美相结合,突出原料的不同特点,如质地、光泽、颜色,透明度等。同构设计,在一件玉器的制作全部完工之后,无论其色彩、光泽、透明度、质地,还是其外表形象、各种图案的组合,以及线条的粗细、刚柔、曲直等,都应充分地展示出玉质的美丽和造型的生动。
玉器设计的要求主要有:一,用料洁净,即“挖脏去绺”,使产品上无严重的脏和绺;二,用料合理,要把玉料质地最好、最美的部位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并占用料的最大体积;三,要根据玉料的质地施以最恰当的工艺;四,形象要逼真、美丽、生动、富有情趣、主题突出;五,要不断创新,符合不断发展的时代风尚;六,在体现艺术美的前提下,通过设计获得尽可能大的商业价值。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在玉器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挖脏去绺和物尽其用
这似乎是相矛盾的。一方面,精美的玉器,决不允许带有大裂,“棉”、“线”、
“砂心”、“砂包”等毛病,因此,一块玉料在准备使用之前,大都要经过挖脏除绺这一步,事先就把玉料上含有的瑕疵尽可能除掉,力求把产品做的尽善尽美。另一方面,玉料又是十分珍贵的,而且不带一点瑕疵的玉料并不多见,因此对玉料挖脏去绺,又必须考虑要尽可能少伤活着不伤玉料,力求物尽其用,不让宝贵的玉料轻易地浪费掉。是挖脏去绺,还是掩脏遮绺,巧用脏绺,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呵运用。
2.小料做大和宁小勿大
以小块料做大件活是玉器设计上的另一个要求,这一点早已深入人心,为玉器行业所肯定。小料做大的手法很多,常见的是一种把玉料的实体做大,如一些带链子的产品,通过玉链把作品拉长,同时做到一料多用,集两种活或多种造型于一身;另一种是“集活”法,就是充分利用玉料外轮廓的高点,在玉料上尽可能多而巧妙地安排些活,做到以活挤活,活上摞活,使其产生一种图面要比玉料实际大得多的感觉。
对于玉器,特别是语气器皿,在设计上又要求宁小勿大。因为这类产品,不仅对尺寸的要求有一套严格的规范,而且对玉料的要求也极其严格,一般不许带有任何毛病,所以选料时多半只取玉料的完好部位,其余的都要尽可能除掉。而在设计花卉、鸟兽和人物产品时,这方面的要求就宽松多了,往往只要求在产品的重要部位(如人的头脸、手臂部位,鹤鸟的长颈和嘴脚等部位)不带脏绺就可以了。
3,显工显活与章法要求
显工显活的意思是说一件玉料难得,因此设计一件玉雕产品,都应当多设计
一些造型和纹饰,不要因为玉器简单而使人觉得“单薄”,那就“委屈”那块料了。对一件玉器要求显工显活这是对的,但同时,要注意防止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只顾显工显活,在一件玉器上面堆砌许多的造型和纹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产生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显工显活,回避不了客观效果的检验,一定要做的恰到好处,要讲究艺术章法,造型图案和艺术画面要有主有次,主次分明,要有疏有密,疏密得当,要有层次,有透视感,有静有动等。总之,显工显活的设计,不是随心所欲,蛮干乱来的,一定要注意章法,要考虑艺术效果,经济效益,不要做即费工又不讨好的事情。
4,因材施艺与按需用料
因材施艺,指的是对具有不同工艺特征的玉料采取机动灵活的设计方案和尽
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要做到这一点,设计时必须突出天然玉材所固有的特点。如有的玉材在颜色、光泽、透明度、质地等方面均达到了“完美”,而另外许多玉料却仅在某一方面很美(如颜色美或者透明度美)。这时设计者就必须机动灵活地区别对待,从而使其最美之处体现在于其最重要和最显眼的位置上,或在整个玉器中占有最大的体积,使人一见便知。这种设计属于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设计,当然可视为最佳设计。
因材施艺是我国历代艺人在设计和制作中的实践总结,它既指出了玉器在创作上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显著特点,更重要的是指出了玉器的造型设计必须根据玉料的特性来进行,同时,玉器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价值规律对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材施艺,就能做到用料得当,省工省料,使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经济效益得到统一。
5,量形施艺与破形施材
按照玉料的自然形体进行构思设计,这也是玉器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玉料
有大有小,形态各异,有开采时爆破形成的不规则形态的山料,有长年在山谷、河床中经过冲磨形成的卵石状籽料玉,还有如珊瑚类呈树的干、枝形态等。量形施艺,即以玉料形体作为创作设计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只在现成的料体上构思,不逾越这个条件另搞什么并接,组合一类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自然会使创作思路有一定的局限。但正因为有局限性,琢玉艺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技艺。有人说,加入给玉艺人一张白纸,让他们设计一件玉器产品的造型,有的艺人很可能面对白纸发愁,不知从何下笔,但是把一块奇形怪状的玉料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的思路马上会活跃起来。玉料的各种自然形态,正好为艺人提供了丰富的联想条件,历史上许珍贵的玉器佳作,实际上都是这样量形施艺而成的。
量形施艺要求根据料形做到以下几点:(1)设计时要根据玉料形体的条件,尽量利用原料体积的高点,特别是对于贵重的玉料(如松绿石、珊瑚、翡翠、白玉等优质玉料)更应如此。有的作品尽管需要除掉一些料,但应注意做到在重量上减少而体积上并不感觉小。如果在造型构图上处理的好,还会产生比原料要大一些的效果。(2)根据料形酝酿取材,一块料是适合做浑厚古雅的花薰,还是适合做挺拔清秀的花瓶;是适合做体态优雅、衣纹飘洒的嫦娥奔月,还是适合做体态肥胖、惹人好笑的弥勒佛,均要反复进行推敲。如果设计者既充分利用了玉料的形体,又有巧妙的构思,其作品必定是成功的。
但是,量形施艺一定要避免搞成“品如料貌”。所谓品如料貌,就是指做完的做完的作品形状与原材料形状一致,还保留着玉料的原始面貌。如某些经琢磨过后的成品上面仍旧保留着玉料原有的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痕迹。就是说作品完成以后,其形态不要近似玉料原有的那种不能给人以美感的形态,应当有所变化,给人以美感。所以,量形施艺要尽可能在原料体积的外轮廓极其高点范围内进行设计创作,不要轻易伤料除料,尤其对于白玉、翡翠、松绿石、青金石等贵重原料,在设计时要考虑保持其原有的分量;但是,这个要求不等于可以保留不能给人以美感的原料本来的形态,对这样的玉料自然形体必须采取“破形”的手法,破其本来的面貌,以求得更好的造型效果。
6,单色尽美与多色照俏
(1)单色尽美
单色玉料是指整个一块玉料呈单一颜色。单色玉料设计首先要按照玉料色
调的特点以及由色调所产生的情感来选择适合表现的题材与内容。因为任何色调都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而玉料的色调也是如此,所以一定要借助于玉料天然的色调,起到烘托,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例如用洁净清雅的白玉雕琢的观音要比哼哈二将更为适合,也可表现白仙鹤,白孔雀之类的题材,这样 欣赏者的心理习惯,反之,用来表现山鹰就不会收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其次,在设计一件作品时,应注意将玉料的旺色安排在作品的正面或者突出的部位,以显示玉色之艳丽。
(2)多色找俏
有一些玉料中含有多种色彩是自然形成的,既无一定形状,又无一定规律。
在这些玉料上进行设计难度较大,除按照单色玉料的设计要求外,还需要一定的独特的手法——俏色的设计。
把玉石上的天然多种色彩运用的很恰当很绝俏,使玉料颜色与玉器造型二者之间达到天然浑成,这在玉器行业里称之为俏色。俏色设计,是玉雕工艺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艺术只能根据玉石的天然颜色进行创作设计。
俏色设计应注意顺色取材(顺色,指的是俏色与所表现对象的色调基本相似或者相近而言),依据少而精和恰到好处的原则,尽量将俏色安排在作品的主要位置,充分巧妙地运用玉料固有的色调和形体,使料的质、色、形均与题材内容相吻合。
在玉器俏色设计上,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境界表现,这就是:一绝,二巧,三不花。
绝——是指玉器俏色设计中的最高境界。它在艺术上表现为:绝无仅有,绝处逢生,犹如万绿从中一点红,令观赏者拍案叫绝。
巧——是指对一件作品里主色外的一或两种异色的匠心独运的设计,能达到返瑕为瑜的效果。
不花——是指对玉石多色的设计能够合情入理,十分贴切,使人看了没有眼花缭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