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润泽中华七千年文明的母亲河
  • 水稻 / 8月4日
  • 和田的两条大河历来是拾玉的主要河流,是世界上有名的玉河。但是,围绕玉河是两条还是三条,古代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直到今天认识还不一致。古代文献中,有的认为有白玉河、绿玉河、乌玉河三条;有的认为只有白玉河与绿玉河两条。现在有的认为绿玉河是墨玉河的支流。到底如何呢?我们从地形图上或卫星照片上都清楚看到只有两大河流,即玉龙喀什河和卡纳喀什河。当然,这两大河流也与其它许多大河一样有不少支流。这两大河流均源于昆仑山,昆仑山为产玉之地,河中自然有玉。 
      
    卡纳喀什河,古称乌玉河,河边的县城墨玉县即以此得名。但是,这条以产墨玉驰名的墨玉河,今天却不见有墨玉,而真正产墨玉的地方在黑山,即古代的喀朗圭塔克,这属玉龙喀什河的支流。为什么历史上又叫墨玉河呢?原来这河中产有大量碧玉,这种玉石呈绿色,风化后外表漆黑,油光放亮,倘若墨玉。碧玉矿物成分与和田玉相同,化学成分也很相近。但其成因与超基性岩有关,与和田玉不同。因此,古代有人把碧玉误称墨玉。但同时也有人称为绿玉,这正和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说一样。因此,我们认为,古代的绿玉河、乌玉河实为一条大河,即卡纳喀什河,但是,这条河不仅产碧玉,也产白玉。在它的上游有几处和田玉原生矿床,在它的中下游也可以常拾到白玉。除此以外,这条河下游还产沙金和金刚石,从 40 年代发现金刚石以后,又陆续在淘沙金时找到几颗金刚石。所以,卡纳喀什河是一条淌金,流玉,藏钻的宝河。
      
    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漭漭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卡纳喀什河汇合成和田河,河流长 325 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 1.45 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黑山,古代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 7562 米,群山峻岭,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 30 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 5000 米以上,相对高 600--1000 米。冰川的冰舌前缘部位,因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常常发现自上源携带的和田玉砾。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日不断裂解崩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声,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落入河中,故在冰河之下也可以找到美玉。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近十余年来发现的两块大白玉就在冰积垄中。正是这种美玉吸引了不畏艰难的探宝者,他们在雪山找玉,在高山河谷中探宝。此处出玉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兴趣,多次深入玉龙喀什河上游支流的诸冰川谷调查,见有白云石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蚀变带,在山麓坡积物中可见有白玉。可惜是,基岩露头在冰山之上,四周为冰川覆盖,人们可望而不可达。地质学家认为,此地区应有原生和田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籽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