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宜昌秭归人,与屈原为同乡之人。汉元帝时为汉宫宫女,默默无闻,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中国历史的战争史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为中华民族内部之间或问鼎中原,或边境纷争,或割据独霸的战争,一部分为民族同仇敌忾,关乎中华存亡而抵御外部入侵的战争。战争是政治的产物,是外交不可调和之后的最坏的形式,将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流血与牺牲是战争不可避免的。
于是乎当朝执政者为了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往往会采取求和联姻的方式,这时候,身处皇宫大院的公主,幽居深宫的美女,往往变成了这种联姻外交的政治牺牲品,远离故国,身处异乡,为着本来与之不相关的家国大事而委屈自己。汉朝的王昭君,唐朝的文成公主,康熙的格格蓝齐儿,以及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无数的女子佳人,她们被长辈赋予的厚重的国家使命感,让天下太平,让战争远离,让黎民安康,这些本来需要为有牺牲多壮志才能换来的,却依靠着红颜才能达到,不能不说是对男人最大的讽刺,也是对女子最大的悲剧。
历史往往是荒诞的,当我读到王昭君出塞,貂蝉美人计,杨玉环魂断马嵬坡,西施进宫时,不由的生出一丝丝悲凉,历史的转折点就像女子十月怀胎,当分娩的那一刻,最痛的还是女人,而最兴奋的总是那些坐享其成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