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是屈原的门徒,虽然没有屈原在诗歌中取得荣耀古今的成就,但亦有传世名篇让后人读罢赞叹不已。“巫山神女”的典故即是来自于宋玉的名篇《神女赋》,当地传说中当地传说中,她是一个帮助大禹治水、造福生灵的女神。治水成功后,定居巫山,幻化成著名的巫山十二峰之一神女峰。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神女相遇,神女自荐枕席,后宋玉陪侍襄王游云梦时,追述其事,故作《神女赋》与《高唐赋》以记之。后世便用“巫山神女”来形容貌如神仙之佳人美女,亦有“巫山云雨”之典故来形容男欢女爱之情。
巫山一带自古以来,古风淳朴,山灵水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仅有浪漫诗人屈原的歌赋传诵千古,亦有神女昭君的绝世美貌惊艳千秋。而宋玉则是描写美女容貌的绝顶高手,他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如此形容一个美女的容颜;“东家之子,增值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读来虚如光影,实如倩影,虚实结合,如堕入梦幻如眼见真人,其文字之勾魂摄魄,足见其倾国倾城之魅力。后世之中唯有曹植的《洛神赋》能预知媲美,其中描写到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与宋玉的描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来洛神好像幻化成了飞鸿飘渺,花影重叠,雪花散漫,与天地合二为一,与光影融合同尘,也许是曹植眼中看的,心里念的全都是洛神,导致天地万物都是洛神幻化似的,这个是痴心还是相思我们就不管了,如此才华的诗句真是让人赞叹。
多少绝代佳人,随着滚滚江涛,流入历史广阔无垠的洪荒之中。相见不如怀念,从才子的诗句之中我们依然能够在眼前浮现那些倩影迷魂,回眸生姿的一幕幕景象。美人已去,天籁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