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红山玉猪龙现身春秋墓
  • 文汇报 / 5月10日
  • 你可曾看到过两周时期的金鞘玉剑、细节复杂的玉握和长达一米的玉佩饰?昨起,“金玉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登场,展出143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文物,生动呈现一段周代历史,让人走近古芮国文化。

    根据历史记载,芮国始于商末周初,自周文王时代进入史家视野,在公元前640年,被秦穆公所灭。由于文献记载简略,芮国的历史、世系等问题成了考古界的薄弱环节。2005年春天,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被发现,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在这片规模巨大、几乎未遭盗扰、遗迹遗物保存相对完整的墓葬群中,发现了前所未见的金鞘玉剑、制作精湛的大量金饰、象征诸侯身份的七鼎六簋等。这些文物此次逐一出现在上博,让观众对周朝的地理政治、封国制度、贵族器用和丧葬风俗等,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

    本次的展品涵盖了青铜器、玉器和金器三大门类。青铜器中,不仅礼乐器齐备,更有雕饰华丽的青铜熏香炉这类小巧玩器,可一窥当时贵族女子的闲暇情趣。民间一般认为周代是青铜文明的发达时期,黄金工艺则要迟至隋唐时期才从中西亚传入,然而这次展出的数十件芮国金器将改变这种“偏见”。仅从芮国桓公墓中出土的黄金器就多达48件,计有金肩饰、金腕饰、金带饰、金佩饰和金用具。其中金肩饰以镂空加阴线手法雕刻,图案左右对称,人和龙的形象融为一体,这种形制的肩饰是首次发现。金剑鞘则更为特别,那个年代剑鞘通常是皮革制成的,而出土的这支剑鞘正面呈尖圭形,镂空雕出三组对称的龙纹,龙张口露出獠牙,配一柄玉剑,这是考古界迄今发现的先秦时期仅有的一支金剑鞘。

    玉器是这次展览中的最大亮点。芮桓公的夫人芮姜是爱玉之人,她的墓葬里出土了571件玉器,既有极尽奢华的组玉佩饰,更有她收藏的更早年代的古玉。她佩戴的一条梯形牌玉组佩,复原后长达一米,华丽至极。这套垂至胸前的玉组佩,由玉梯形牌、玉方管、圆形玉牌、玉珠和玛瑙管等500多件饰件构成。正中的梯形牌是青玉雕刻,琢出变形兽面纹,玉牌上端的饰件串联成项链,佩在颈上,玉牌下端的饰件联成11条链子,呈伞状放射。这件霸气彰显的玉饰的女主人,是个铁腕强势的奇女子,据《左传·桓公》篇,芮桓公死后,芮姜不满儿子耽于美色,把他驱逐出境,流亡于魏国,她自己来统摄芮国内政。秦国轻视芮姜是个妇人,趁机发兵,不想竟大败,从此不敢犯芮,而穆公灭芮则是百多年后的事了。

    从芮桓公墓里出土的一只鼎,刻的铭文大意是“芮姜为祭桓公特制”,据此推断出当时芮姜掌握着国家的祭祀权,而在先秦,祭祀和宣战被认为是统治者的特权,可见桓公死后,芮姜成为国家实质上的国君,这比武则天称帝早了1400多年。这个强悍的铁娘子在男人的权谋世界里是赢家,对玉的鉴赏和收藏更是行家。在她墓中发现一件玉猪龙,此物表面呈土褐色,杂有黄色斑点,头硕大,身体卷曲形成首尾几乎重合的环形,头上双耳是两道竖起的圆弧,一双略凸起的圆眼,面上隐约还有数道褶皱纹路。这只玉猪龙是稀罕物,因它是红山文化的遗物,5000年前发轫于中国东北的红山遗物,出现在2700年前中原一位国君夫人的墓里,可见在春秋早期,收藏已成贵族阶层的雅趣,而芮桓公的夫人姜,显然是个解人。

    “金玉华年”里展出的种种青铜器、金器和玉器,因为年岁悠久而珍贵,更珍贵也更耐人寻味的则是它们引出的遥远年代的轶事和不尽不绝的历史谈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