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认为翡翠、和田玉“水深”,刚入行的“小白”很容易打眼,看到行家或貌似行家为大家答疑解惑,很容易盲目崇拜,一拥而上将其奉为“专家”、“大师”,其实被捧者很可能也是就半桶水,甚至也是刚入行不久的新手,不过让“小白”们再一次打眼而已。
大约4年前,我就成了这样的“大师”。
因为在贴吧里看了几张和田玉的照片,回帖时点出了哪些是山料磨光染色,哪些是籽料加色,随后我的点评被吧里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肯定,一时间粉丝纷至沓来,几天时间就从0暴增至300多。这还不算,几个深圳的玩家还发来了站内信,问我周末去不去古玩城,最好大家见见面,说是要请我吃饭,不是鸿门宴,而是拜师宴。
这哪跟哪啊?那时我也才学玉不到两年,哪够资格做人家师傅?但这帮哥们还真虔诚,周六一下子来了好几个,虽然没有行什么拜师礼,但也在一家稍上档次的酒楼里请了一顿,以茶代酒(我不喝酒),算是礼成。谁曾想还没放下筷子,几个徒弟就争执开了。我听了好一会才明白,原来他们都争着当大师兄呢,谁也不愿意做师弟。
这帮徒弟中后来一直坚持每周到古玩城报到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之前说过的人称“蔡厨师”的“菜鸟爱玉”(网名),一个因为老家在黑龙江,大家便叫他小东北。这次就说说小东北的故事。
拜完师之后,小东北回到家里,用我告诉他的方法将以前购买的玉料一一“上吊”(用丝线悬吊起来测密度),结果令人十分沮丧:竟然有一半左右是卡瓦、水石、矽线石之类的东东。不过失望之余也充满了希望:有了这“秘密武器”,以后上当的几率就小之又小了。
小东北原先在南山开有一家洗衣店,已经经营了3年多,生意做得还不错。可自从喜欢上和田玉,并且自认为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之后,就感觉除了淘玉玩玉,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后来干脆连店也转了出去,一门心思倒腾起和田玉来,还在网上开了一家专售和田玉的网店,号称以玉养玉,整天做着靠玉石发财的美梦。
一般而言,新开的网店很少有人光顾,可小东北却认为不一定。他到各个贴吧、交流群里“地毯式轰炸”,滥发几轮广告之后,还真招徕了几单生意,赚到了网店的第一桶金。这让他十分兴奋,也不管大家有没有时间,硬拉着要请人吃饭,一帮师兄师弟加上我这个师傅只好听他好一阵得瑟。
渐渐地,小东北的生意越来越好,加上深得东北小品的忽悠真谛,进货的时候能将卖家砍晕,销货时则口若悬河,让人觉得不买他的东西几乎等同于犯罪。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在不菲的利润面前,连他自己都觉得赚和田玉的钱简直太容易了。但他也给自己设定了一条不能突破的底线,那就是:不混淆山料籽料,更不会卖假货。
小东北的砍价功夫我见识过好多次,但无论如何就是学不会。后来还是他自己总结说,买东西千万别只想到做生意,而是要先和卖家交朋友。比方新疆来的玉商对深圳了解不多,可以先跟他们讲讲深圳的情况,甚至号称可以带他们出去转转,熟悉、了解一下环境,询问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家里情况等等(其实基本上问过就忘),很快就和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然后再说自己看上了哪块玉,让他们给个最低价,并在此基础上再砍上一刀,OK,搞定。
这样的砍价方式不仅效果好,而且还为以后的进一步运作埋下了伏笔。我曾经见到过十分喜剧的一幕:一位玉友看上了一块玉料,还价600元,卖家丝毫不为之所动;仅仅过了一个多小时,却见卖家拿着那块料子一路小跑追上小东北,非要卖给他不可,而成交价居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500元!
如今,越玩越顺手的小东北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在深圳古玩城和网络上频频出手,还打算上河南,闯新疆,下揭阳,并且不断地尝试找师傅雕刻,大有将自己喜爱有加的和田玉由最初的爱好升格为事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