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约)52g 尺寸(约)4.5*3.5*2.6cm
新疆和田玉籽料作品。玉石领域中有“美玉不琢”的说法,也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观点,关键是看玉石原生态的风貌,若本身就具有天然的视觉美和造型美,于抽象的外表和绚丽的色彩中能够激发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这便无须雕琢自然成美;但是对那些有着伤脏绺裂的玉石来说,本身已成璞玉,带着残缺的形状,不能够激发人们心中产生艺术的火花,就只有靠人工雕琢出天地万端之象,寄托寓意祈愿,反映人世美好,这便是化腐朽为神奇,汇人文于艺术之中。天然美与人工美,全在乎玉石本身之质地!
诸如此玉石,已是经过雕琢打磨抛光之后,展现在眼前的是温润的玉肉,油润的手感,光润的色泽,将和田玉石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同时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虚实结合;造型突出考官与童子的面部特征,极为夸张地表现了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之后的喜悦和兴奋,取材传统,寓意美好,寄托着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之后一举高中,鱼化为龙,青云直上的积极入世的心态。
但若还原玉石的原貌,我们可从玉石线条的走向,镂空处的虚实看以看出玉石原先的绺裂与斑纹,沁色与脏点,就像浑身裹满了污泥的佳人,怎能够给人愉悦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