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说说“玉如意”
  • 中华古典家具网 / 7月11日
  • 玉如意的意思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如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也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有多种品类,均极为精美。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如意多雕有龙纹,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灵芝、蝙蝠之类。这种如意上的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长寿,是明清常见的祝颂图案。

    清代创造出有首、中、尾的三镶、五镶形式的如意。其中有一种少见的如意,它是在玉如意的头上,先按图样琢出槽子,然后用五颜六色的宝石嵌进去,这种做法十分费工,故而难得。

    玉如意市场分析

    如意是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器物。中国古代帝王、豪族、文人、僧人等都有执握如意之好,以此求得称心如意与平安吉祥。今天,很多收藏家仍对如意情有独钟,尤其是玉如意,更被视为重要文物来精心集存。近年来,在文物交易市场上,各种玉如意,无论是古物还是新物,价格都明显上涨。在中国嘉德2004春季拍卖会上,一柄价格为20万元~30万元人民币的清乾隆白玉雕年年有余纹如意,最终以143万元人民币成交,成为中国2004年春季拍卖市场的亮点之一。在2010嘉德四季第21期拍卖会“玉器 家具 工艺品”专场中,一柄清乾隆白玉八吉祥如意摆件则以336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玉如意类成交价格的冠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