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双休日随笔之“苏州文庙”
  • 文_水稻 图_副歌_ / 7月14日
  • “苏州文庙古玩市场”搬家后,第一次来到这个我们玉民心中的淘宝地。这么说原因有二,其一是市场本身的布局较之很多正儿八经的古玩市场更平民化,一个挨一个的地摊很容易让人产生淘宝的愿望,其二是市场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目前已然成为一个全国闻名的玉石集散地,所有的货源都摆在面上,只要你有眼光和合理的价格秤杆,就能买到东西,而其价格也从几百至几十万、上百万都有。细想之下也颇有乐趣,上百万单价的货竟然摆在地摊上卖,而它的旁边很可能是一堆几百元单价的货……

    双休日去“苏州文庙”就得做好“人挤人”的准备,特别是在这样的大热天,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是呆不长的。几百个摊位上都摆放着广义上的和田玉石,以烧皮料居多,而这些烧皮子下面,是和田籽还是新疆的山料,亦或是青海料等等?靠的就是你的眼光。比较几年前,现在再逛文庙,除了感觉价格贵不少外,维族老乡们的表情也乐呵悠闲多了,打着蒲扇,穿着拖鞋,坐等来往顾客的询价。至于以前那般主动兜售?看不见罗……

    星期天一早七点,和朋友开上车就直奔目的地,不用一个小时,我们几个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苏州文庙了,心里乐呵啊,比上海市区跑着都快。揣着几沓票子在步入市场的第一秒就默默祈愿,希望今儿个能把钱都花光光,凭着市场的热火朝天以及近十年对玉的沉浸,心里有一股信念支持着我们,“只要是敢下手买的,应该就有得赚”……其实呢,输的经历只是给自己选择性忘却了,呵呵。说上这么一段话,是想告诉大家,我相信很多人在买料上都抱有差不多的想法,认为自己玩了多年,眼光独到,再加上一时的赌性作祟,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时至今日,我仍然提倡朋友们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买明料,并多看多听少买,不要被身边众多的“成功案例”冲昏头脑。

    苏州文庙市场内卖的玉石以烧皮料居多,之前我有提到,皮下包含的种类形形色色。随着目前“作假”手段日新月异,我们在看石头的时候更需多留心眼。开玩笑地说自己入场前的祈祷,其实也和事实情况相结合的,作为普通的玉石玩家,我们买明料的可能性不大,至少我坚信行业发展到如今,不会再有“检漏”的情况的发生了。所以,对于我们这样小打小闹的群体,拿自己举例子,摆在地摊上这么多的料子,相当一部分是我不看的,首先必须东西要对,其次在这个条件下还要具备相当的把握和合理的价格才会买。当我想买这个料子的时候,除了材料的质地外,怎么开料,开出的料子做什么,放哪里做,一个大致的框架已经在脑子中了,这样去算成本经常会把自己一时的冲动压制住。结果呢,就是常去,也常空手而归,姑且当是一日游吧。

    朋友第一次去,拿着无敌兔洋洋洒洒的“咔嚓”下了几十张场景照片,我想他心里的感觉和我第一次去乌鲁木齐的大巴扎或是镇平的交易市场时一样吧,原来玉石也可以这样卖……同行的五人,唯独一位有所斩获。当你懊恼无所收获之时,不妨尝试一下“苏州文庙”市场的特色套餐,维族老乡卖的大块西瓜和巨型羊肉串,藉此给你一点安慰吧。

    随性的写上这么些句子,不知能否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故命名为“双休日随笔之苏州文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