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浅谈和田玉作品的设计题材及工艺特点
  • 资料整理-玉鹤凌风 / 12月24日
  • 核心提示:现代玉雕有许多作品的题材是历史上没有的,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加工工艺方面,都有其独特创新的一面,凝聚了浓厚的艺术创作思想,更显其可贵的艺术价值。

    现代玉雕有许多作品的题材是历史上没有的,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加工工艺方面,都有其独特创新的一面,凝聚了浓厚的艺术创作思想,更显其可贵的艺术价值。对不同种类玉器的欣赏和评价是不同的,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创意:玉器要有创意,整体的创意要根据玉石的性质、形体、颜色良料取材,做到挖脏去,因材施艺,玉器明显部位无脏。对一些不能给人以美感的玉石自然形体要注意破形。

    设计:玉器造型要优美、自然、生动、真实、比例适当。整体构图布局合理,章法要有疏有密、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工艺:做工要细致,大面平顺,小地利落,叠挖/、顶撞要合乎一定深度要求。玉器表面要光亮滋润平展,大小地方均匀一致,造型不走样,过蜡均匀,表面无路粉和其他赃物。

    俏色,是玉雕工艺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艺术不同于绘画、彩塑,也不同于雕漆、珐琅。这种艺术只能根据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体“按料取材”、“依材施艺”进行创作。创作是受料型、颜色变化等多种人力所不及的因素限制的。一件上佳俏色作品的创作难度是很大的,其价值也很高的。在评价俏色利用方面,可以根据一巧、二俏、三绝这三个层次分析,例如《鱼龙戏水》摆件,由新疆和田羊脂籽玉制而成,褐红皮,玉质细腻油润、均匀。巧雕两只鱼,造型呈跳跃状,头、尾向上,鱼身弯曲,鱼嘴张口厚唇,充分展示出力图沸腾的形态美。

    鱼龙大大的眼睛,圆圆的嘴,健壮的身体上斑纹清晰的鱼鳞,在阳光下能炫耀出金色的亮光,这就是人们心中的鱼的形象。鲤鱼跃于波涛之上,口中吐出水泡,水泡中隐约似一条小龙飞上天空。大约这就是所谓的鱼化龙了。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变可成龙,比喻幸运和高升,实乃文人对飞黄腾达的一种向往。所以李白在《上韩金洲》一文中说的:一登龙门声价十倍。独有籽玉的皮沁巧雕鱼龙,言简意赅地表达着“海阔凭鱼跃”的豪情。

    自古以来,人们对鱼内涵的解释有三种:一是都把鱼看成是“活”的象征,多吃鱼能够“聪明灵活”的观念非常普遍;二是鱼繁殖率高,有“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之意。;三是“鱼”与“余”同音,“吉庆有余”、“年年有鱼”,都有喜庆富裕、祝福美好的意思。

    我国的汉字中很早就有了象形的“鱼”字。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起,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单体鱼纹、双体鱼纹等鱼文化的图案。并在图腾崇拜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龙。

    其后,在神话创作中又是鱼龙同族,只有鱼可以变化为龙。鱼欲化龙,豪情激越,寓意吉祥如意。现代玉雕佳作,有的在工艺上有所突破,有的在利用工具上做了大胆尝试,这些都对整件玉雕作品的价值有贡献,在艺术创作上呈多元化的态势。创作风格既有沿袭传统为主的作品,如一些器皿、观音等作品,也有一些传统为主的作品,其中又有写实和利用玉性,玉质大胆写意创作的作品。

    喜鹊是一种吉祥鸟,是喜庆、吉祥、幸福、好运的象征。各地民间的风俗习惯、绘画、雕刻等方面都有喜鹊文化的一席之地,喜鹊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其根本都是人类讲喜鹊赋以喜庆、吉祥、好运的含义,将心中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寄托于喜鹊。

    “喜报福来”、“喜上眉梢”之类祝福,凝结沉淀在民俗意识的深层,根深蒂固;尤其是这初春时节,一枝红梅逶迤而来,繁花怒放,春意盎然,喜鹊立于梅枝。作品为一对,皆以梅树、喜鹊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喜鹊一上一下,翩跹飞舞,背面镌刻有“相识有缘会千里”、“逢双是喜传万世”两句注语,笔法遒劲,画面生动,浑然天成,既蕴含着坚贞高洁的民族性格,又寄托着美好生活的愿景,生动演绎了“喜上眉梢”之意。从鉴赏到领悟,是人生一种崇高的精神享受,涤尘入境、忘我精心,更是人类生命的归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