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04年7月
自古以来,我国产玉的地方很多,有新疆的和田、辽宁的岫岩、河南的南阳、燕京的白玉、陕西的蓝田等等。但是按照现今国际玉石定级标准,玉石的硬度应在6度以上。这样一来,只有新疆的和田玉才称得上是够标准的玉,才是真正的玉(详见《中国和田玉》一书《序》作者杨伯达先生对真玉的灼见定义)。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古文明在世界历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中华文明从石器时代诞生起,其主要特征就与玉结下了永恒的不解之缘,这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文明内容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独有的玉文化,其起源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都是世界上其他诸国所不及的,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原因是“玉”,特别是玉中的和田玉,它最能体现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人文精神,即“天人合一”的最终统一,它包容了对事物从认识到理性升华中对生命的体验与直觉的完整统一。
中国哲学以实现并围绕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目的。从古至今,中国人所说的天道、天德、天理,就是对自然界最高价值的标识与理解,这一切,只有从和田玉中才能得到充分地印证。
中国古代,玉有以下象征和功能: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有仁、义、智、勇、洁的“五德”之说,也是“君子比德于玉”和“守身如玉”之说。玉又是美丽、富贵、高尚、廉洁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
象征着地位与权力。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王执镇圭、公执恒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从秦开始,历代帝王均采用以玉为玺的帝王印制度,玉玺又象征着国家及至高无上的权利,并一直沿袭到清朝末代溥仪止。
象征着礼仪功能。如“六器”,即用六种不同的玉器,作为祭祀、朝拜、交聘、军旅活动中不同场合的礼仪用具,并且“以玉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璜璧礼地、以青圭礼东、以赤璋礼南、以白琥礼西、以玄璜礼北”。同时还与礼佛、礼神、礼灵气的宗教功能相联系。如玉佛、玉观音、护身玉及《红楼梦》一书中贾宝玉腰系一块通灵宝玉等等。
玉是财富的象征。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有以玉制钱币、以玉交换物资、交换土地、房产、国与国之间割城池、做贡品的习俗,故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
玉和玉器的装饰功能始终是它的主要功能,也是现今人们所接受的玉的自然属性中的最根本功能,而其他价值和功能则是人为赋予玉中的人性化功能。
和田玉的名贵是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历代以和田玉雕琢的玉器已是中华民族的国宝。
这些国家顶级的宝物在漫漫长河中的各个朝代均有它的代表作:
商代的玉佩——青白玉、白玉鹰攫人首佩,现藏于故宫。
西周的玉璜——青玉夔龙纹璜,现藏玉故宫。
春秋战国——白玉蟠夔佩、白玉多节佩、青玉镂雕蟠龙涡纹合璧;三件玉宝藏于故宫。
汉代——金缕玉衣,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出土,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其妻窦绾的两件玉衣曾轰动了全世界。
汉代第二件宝物是白玉仙人奔马,它由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马蹄踏祥云,腾空飞奔,背上骑一仙者,遨游天空。加之玉质色白润泽而显现出的魅力,是迄今所知的绝世珍品。
汉代第三件是白玉辟邪,即似狮而带翼的神兽。
汉代第四件是青玉螭龙乳钉纹璧。
汉代第五件是青玉夔龙凤纹樽,堪称绝世之宝。
以上五件玉器现藏于故宫。
隋代的白玉兔,由上等的和田白玉制成,现藏于故宫。
唐代——青白玉飞天佩、白玉镂雕双凤佩、白玉献珠宝人带板、白玉八扳花形环、白玉狻猊,现均收藏于故宫。
宋代——青玉卧鹿、青白玉龙把盌、白玉镂雕五禽戏、青玉“春秋”饰,现均收藏于故宫。
元代——白玉葵花、白玉镂雕配狮带板,现藏于故宫。
明代——青白玉环把杯、青玉寿字壶、白玉镂雕蟠龙纹带板,三件玉宝均收藏于故宫。
清代和田玉珍品之多属于历代王朝之最,其中除青玉“大禹治水”外;还有青玉“会昌九老图”、青玉九龙瓮、白玉桐荫仕女图、青白玉镂雕船、羊脂白玉错金嵌宝石碗、玉山羊等等,现均藏于故宫。
现代的和田玉瑰宝——白玉大千佛国图、白玉五行塔、白玉宝塔炉、白玉东方巨龙薰、白玉二龙戏珠、青白玉文坛四杰薰、白玉薄胎番作炉、白玉天然花卉瓶、白玉佛、青白玉五羊、青白玉波斯猫等等。
这些和田玉器的精美绝伦,一件件、一尊尊把我国悠久的历史镌刻得历历在目,记载得翔翔实实。至今又有哪些玉料、石料能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占据一席之地呢?不言而喻,只有和田玉,非它莫属,也当之无愧。呜呼!和田玉,国玉也!国石也!国宝也!
前不久,我国推出了北京奥运徽宝——中国印,就是用新疆和田玉制作的一块玉印,其寓意深远。因为只有和田玉才具备“国石”的条件和标准,和田玉的“权威性”和中华民族的玉文化的特殊性不仅在距今7000多年的古文明中得以发扬光大,而且在历代王朝中得以推崇和公认,这一切到清朝乾隆皇帝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清乾隆二十三年,即公元1758年,清朝政府评定准格尔部之后又平定了新疆的大小和卓反叛,在今阿富汗境内将反叛魁首一举歼灭,统一并收复新疆后,于1762年在伊犁惠远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乾隆帝传旨采新疆和田美玉献于朝廷。玉山——“大禹治水”这个精美绝伦的和田玉工艺品,才得以出自莽昆仑面对世人,它是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见证,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写照,是朴实无华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是用玉的灵气玉魂魄构筑的一尊国魂,是奋斗向上、气壮山河地象征着华夏儿女的一尊华表。
这块玉山——“大禹治水”现陈列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乐寿堂中,是我国从古至今采到的最大的一块和田玉,它高2.24米,径长96厘米,重约8吨。玉山原石产自和田密尔岱山,清乾隆四十二年,即1777年,采玉者上百人,用绳索、木杠把玉石搬运下山。从山下运至北京动用了1000多伕役、160多匹马、一辆长10米宽的特制大车,在新疆、甘肃、陕西、山西、直隶等省官员的监护下,交接运行,经三年多时间才运到北京。
乾隆皇帝亲自审定这块巨玉的雕制事宜,命宫廷画师根据所藏“大禹治水”画轴内容,绘成图样,后于乾隆四十六年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到江苏扬州,交两淮盐政使在当地挑选艺高玉匠琢制,雕琢过程历时七年有余,于乾隆五十二年九月运回北京,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瞻仰与安放仪式。玉山“大禹治水”历经沧桑,多次险遭劫难,至今完好如初,它那高贵的质地、绝世的雕艺,让世人折服,现属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极品。仅仅一件“大禹治水”和田玉的珍品就充分体现了世界的公认性、国家的民族性、炎黄子孙的历史性、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的专属性、寓意中华大地的象征性,这就是评判国石的标准,只有和田玉才具备上述条件和标准,其他玉料、石料只能做做陪衬而已。所以北京奥运徽宝——中国印,必须用和田玉雕琢玉章,才能代表泱泱大国,杨煌子孙们的一颗中国心。
以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玉文化、玉历史、玉道德。因此,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完美的由和田玉记载而撰写出的光辉历史。在这部历史长卷中,人们把玉的物性与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映射出全社会共有的经纬尺度和人伦道德。最终可得出如下结论,即:玉(特别是和田玉)是华夏先祖顶礼膜拜的图腾,是伟大祖国的礼仪与华表,是中华大地文明古国的象征。所以,只有和田玉才能配当国石,只有和田玉才是国石。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伟大的古代诗人屈原,早在2500年前,即赋诗一首,表达了他对和田玉——玉魂的向往,对玉中之宝和田玉的颂扬:
登昆仑兮食玉瑛,
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齐光。
在历史面前,在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面前,玉文化所映射出的玉德,将会净化每一个人的灵魂,评选国石的人们最终将会说出真话、实话——和田玉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真正国石,我们将耐心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迎接真、善、美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