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玉器分类图典
基本信息
原价:48.00元
作者:橘中叟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35936
出版日期:2009-01-01
版次:
装帧:平装
字数:
印次:
开本:32开
印刷时间:2009-01-01
产品标识:XHBS_
内容简介
《读图时代——中国玉器分类图典》从工艺文化角度介绍中国玉器知识,涵盖了中国史前玉器至现代玉器。把有关中国玉器的内容做了分类编排,以词条的形式进行解说,从多角度、多层次解析中国源远流长的玉文化。每个词条都有精练的文字介绍,便于读者了解中国玉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内涵;同时,词条还配有实物照片或线描图,图文并茂,便于广大读者参照比较。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玉料 和田玉 山料 山流水玉 籽玉 白玉 羊脂白玉 青白玉 青玉 黄玉 墨玉 碧玉 带糖玉 翡翠 翡翠籽 赌料 半赌料 假门子 翡翠的地子 翡翠的“种” 老种翡翠 新老种翡翠 新种翡翠 老坑玻璃种 冰种 金丝种 油青种 藕粉 水头 翠性 宝石绿 鹦哥毛绿 红翡 鸡冠红 黄翡 金黄翡 福禄寿 春色翡翠 春带彩 松花 蟒带 癣 雾 翡翠饰品 翡翠饰品B货 翡翠饰品C货 假翡翠 玛瑙 红玛瑙 蓝玛瑙 绿玛瑙 黑花玛瑙 缠丝玛瑙 紫玛瑙 白玛瑙 水胆玛瑙 岫玉 独山玉 晶石 水晶 紫晶 茶晶、墨水晶 黄水晶 发晶、鬃晶 芙蓉石 东陵石 青金石 松石 孔雀石 珊瑚 琥珀第二章 玉器的基本类型 玉礼器 六瑞 圭 平首圭 尖首圭 六器 璧 苍璧 谷纹璧 蒲纹璧 系璧 琮 瞳 牙璋 玉琥 玉璇玑 玉兵器、玉工具 多孔玉刀 玉刀 玉戈 玉钺 玉戚 玉磬 玉如意 玉简册 玉玺印 受命玉玺 传国玉玺 明代 玉花果纹盒 明代 碧玉太狮少狮 明代 玉带钩 明代 玉带扣 明代 白玉镂雕螭虎纹带扣 明代初期 玉带板 明代中期 玉带板 明代 玉雕花饰件 明代 玉牌子 明代 小型山子 明代 玉雕人物摆件 明代 青玉叶形洗 明代 白玉鸡形尊水注 陆子刚玉器 明代 青白玉子刚款夔凤纹卮 明代 白玉陆子刚款龙首簪 明代 陆子刚制玉合卺杯 明代 陆子刚制玉臂搁第十五章 清代玉器鉴赏 清代 御书玉册 清代 玉如意 清代 九九如意 清代 青玉嵌金丝福寿九如纹如意 清代 青玉雕八宝纹如意 清代 楠木柄三镶宝石三多纹如意 清代 玉仿古彝器 清代 碧玉乾隆年制天鸡尊 清代 翡翠饕餮纹方鼎 清代 玉花觚 清代 玉瓶 清代 青玉描金兽面纹贯耳盖瓶 清代 玉壶 清代 白玉三羊执壶 清代 玉鼻烟壶 清代 玉琮形花插 清代 花朵形玉花插 清代 碧玉鳌鱼花插 清代 青玉秋蝉桐叶笔洗 清代 大型玉山 清代 大禹治水图玉山 清代 会昌九老图玉山 清代 秋山行旅图玉山 清乾隆 白玉摆件“桐荫仕女图” 清代 玉插屏 清代 仿汉代“宜子孙”玉佩 清乾隆 痕都斯坦式莨苕叶花纹青玉六方盖瓶 清代 痕玉活环菊花洗 清代 痕玉石榴瓶 清代 水晶匝式水注 清代 青玉透雕双螭耳杯 清代 白玉云纹鹰熊合卺杯 清代 玉牌 清代 玉锁 清代 玉鸟兽形坠 清代 玉砚 清代 玉笔筒 清代 白玉莲荷形笔洗 清代 白玉莲瓣纹笔洗 清代 白玉“福禄”笔洗 清代 玉人摆件 清代 青白玉张华乘槎纹带扣 清代 扁方第十六章 现代玉器鉴赏 现代 翡翠大花熏“含香聚瑞” 现代 翡翠大花篮“群芳览胜” 现代 翡翠大玉山“岱岳奇观” 现代 翡翠大插牌“四海腾欢” 现代 翡翠三秋瓶 现代 翡翠山子“登山访友” 现代 翡翠山子“会昌九老图” 现代 翡翠俏色花卉链瓶“田园声色” 现代 翡翠俏色“兰花盆景” 现代 翡翠观音像插牌 现代 翡翠宫扇 现代 翡翠俏色摆件“鹿鹤同春” 现代 高翠镶钻成套首饰 现代 翡翠观音像 现代 白玉凤嘴壶 现代 白玉东方巨龙花熏 现代 白玉宝塔炉 现代 翡翠蝈蝈白菜 现代 翡翠灵芝链瓶 现代 翡翠佛教四大名山——九莲胜境 现代 翡翠佛教四大名山——清凉世界 现代 翡翠佛教四大名山——普贤境界 现代 翡翠佛教四大名山——海天佛国 现代 翡翠松鹤延年笔筒 现代 翡翠三大士 现代 碧玉山聚珍图 现代 玛瑙龙盘 现代 玛瑙虾盘 现代 玛瑙四蟹盘 现代 玛瑙橘中二叟 现代 玛瑙无量寿佛 现代 玛瑙和合福寿 现代 南方玉龙舟 现代 珊瑚六臂佛锁蛟龙 御府印 内府印章 玉服饰 帽正 玉翎管 玉帽顶 朝珠 玉带板 玉带钩 玉带扣 玉提携 佩玉 玉佩 玉组佩 动物形玉佩 花形玉佩 鸡心佩 玉腩 玉环、玉块 玉刚卯 司南佩 玉翁仲 玉剑饰 玉剑首 玉剑格 玉剑琥 玉剑秘 玉剑璋 玉勒 玉手饰 玉笄(玉簪) 玉梳 玉镯 条子 绳纹玉镯 绞丝玉镯 雕花玉镯 龙凤玉镯 玉吊坠 素面玉吊坠 雕花玉吊坠 珠链 平串珠链 塔串珠链 双行、多行珠链 捻珠 十八子 翡翠珠链 玉耳环 贴耳式耳环 垂耳式耳环 玉戒指 嵌玉戒面石戒指 玉戒面石 马镫形玉戒指 玉扳指 玉胸花 玉雕摆件 玉山子 玉雕座屏 玉人物摆件 玉兽摆件 玉花鸟摆件 玉鸟摆件 玉花卉瓶 玉仿古彝器 玉簋 玉尊 玉觯 玉角 玉卣 玉匝 玉觚 玉瓶 玉香炉 玉花熏 玉熏筒 玉炉式熏 玉器皿 玉杯 玉高足杯 玉卮 玉盘 玉耳杯 玉碗 玉樽 玉鼻烟壶 玉盒 玉文房用具 玉砚 玉笔筒 玉臂搁 玉墨床 玉笔架 玉镇纸 玉笔洗 玉水盂 玉砚滴 葬玉 面幕缀玉 玉衣 玉塞 玉含 玉握第三章 玉器纹饰、题材 良渚文化玉神徽 兽面纹 夔纹 螭纹 蟠螭纹 龙纹 虺纹蟠虺纹 涡纹 凤凰 辟邪 麒麟 象纹 虎纹 鹿纹 羊纹 鹤鹿纹 云纹 云雷纹 谷纹 蒲纹 乳钉纹 绞丝纹 鳞纹 柿蒂纹 三多纹 十二生肖纹 鱼纹 连年有余 八仙纹 暗八仙纹 龙凤纹 五福庆寿 高士图 仙人乘槎 会昌九老图第四章 玉器工艺鉴定术语 水凳 电动琢玉机 砣子 抛光 薄胎工艺 嵌金银丝嵌宝石工艺 百宝嵌工艺 阴刻 阳刻 斜刻 透雕 圆雕 浮雕 俏色玉器 带皮做 喇叭孔 管钻痕 切割痕 拉锯痕 兽首衔环 掏玉链 臣字眼 出齿 勾撤 汉八刀 双勾碾法 游丝毛雕 仿古玉器 生坑 熟坑 蛀孔 沁色 满沁 局部沁 鸡骨白 黄斑与土沁 血沁 水沁 水银沁 铜沁 牛毛纹 旧玉改制第五章 新石器时代玉器鉴赏 红山文化 玉器 红山文化 玉龙 红山文化 玉兽形块 红山文化 玉发箍 红山文化 玉太阳神 红山文化 玉勾云形器 红山文化 黄玉兽首虫身坠 崧泽文化 玉器 河姆渡文化 玉器 良渚文化 玉器 良渚文化 玉琮 良渚文化 玉琮王 良渚文化 高型玉琮 良渚文化 矮宽型玉琮 良渚文化 小型玉琮 良渚文化 玉琮式镯 良渚文化 玉冠状器 良渚文化 玉钺 良渚文化 玉璜 良渚文化 玉璧 良渚文化 玉柱形器 良渚文化 玉串饰 良渚文化 玉三叉形器 凌家滩文化 玉器 凌家滩文化 玉人 凌家滩文化 玉人头像饰 凌家滩文化 玉鹰 大汶口文化 玉器 大汶口文化 穿孔玉铲 大汶口文化 玉人面 大汶口文化 穿孔玉斧 龙山文化 玉器 龙山文化 玉钺 龙山文化 玉璇玑 山东龙山文化 兽面纹玉锛 龙山文化 玉人头 陕西龙山文化 玉人头 石家河文化 玉器 石家河文化 鹰攫人首玉佩 石家河文化 玉人首 齐家文化 玉器 齐家文化 玉器的工艺特点 齐家文化 玉琮 三星堆文化 玉器 三星堆文化 玉“纵目”神人面 三星堆文化 玉戚 大溪文化 玉器 卑南文化 玉器 卑南文化 单人形玉玦 卑南文化 双人形玉玦第六章 商代玉器鉴赏 商代 玉璧 商代 玉璇玑 商代 玉琮 商代 玉圭 商代 玉戈 商代 玉戚 商晚期 妇好墓玉戚 商晚期 妇好墓玉鞣 商晚期 妇好墓两面玉人 商晚期 妇好墓玉凤 商晚期 玉簋 商晚期 妇好墓玉跪坐人 商晚期 拱手玉人 商晚期 鸟首人身玉佩 商晚期 活环套链式玉羽神人第七章 西周玉器鉴赏 西周晚期 应国墓出土玉组佩 西周末期 七璜联珠组玉佩 西周早期 白玉凸齿高冠玉鸟佩 西周 人龙合纹佩 西周 玉鹿佩 西周 青玉镂雕乌纹嵌饰 西周 龙纹玉璧 西周 青黄玉镂雕虎纹璜 西周 玉戚 西周 玉虎佩 西周 玉鹰 西周 中期玉戈 西周 中期白玉凤乌纹戈形器 西周 中期玉柄形器 西周 牛形玉调色器 西周 獠牙式玉人头像 西周 青玉龙凤人复合神人佩 西周 高螺髻玉人第八章 春秋战国玉器鉴赏 春秋 双龙首玉环 春秋 玉块 春秋 玉璜 春秋 玉虎形佩 春秋 龙凤合体玉佩 春秋 玉虎纹冲牙 春秋 玉剑饰 春秋 玉勒 春秋 跪地式玉人 春秋 黄君孟墓出土玉人头像 春秋 吴国王室窖藏玉器 战国 曾侯乙墓玉器 战国 曾侯乙墓龙凤玉组佩 战国 双龙纹玉佩 战国 中山王墓玉器 战国 玉重环谷纹璧 战国 青玉龙虎纹出廓璧 战国 桥式玉璜 战国 玉双龙首璜 战国 玉带钩 战国 玉环 战国 勾连云纹环 战国 玉觽 战国 玉龙形佩 战国 猛虎食人玉佩 战国 玉人 战国 中山国玉人第九章 汉代玉器鉴赏 汉代 谷纹玉璧 汉代 玉凤鸟蒲纹璧 汉代 出廓璧 汉代 青玉双龙衔环璧 汉代 青玉透雕双凤耳系璧 西代 龙凤纹玉璧 汉代 双龙兽首玉璜 西汉 犀牛纹玉璜 汉代 玉冲牙 汉代 碟形佩 西汉 玉瑗形谍 西汉 白玉镂雕夔龙纹出廓佩 西汉 双龙连体佩 东汉 “宜子孙”青玉璧 汉代 龙戏朱雀纹玉佩 汉代 玉舞女佩 汉代 玉环 汉代 龙形玉环 汉代 夔龙形玉环 西汉 镂空龙凤纹玉环 西汉 镂空龙螭纹玉环 西汉 勾连纹高足杯 汉代 玉角形杯 汉代 玉座屏 汉代 白玉仙人奔马 汉代 玉豹 汉代 玉衣 西汉 济北王玉覆面 西汉 圆雕凭几坐玉人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玉器鉴赏 曹魏 白玉高柄杯 西晋 龙形玉环 南北朝 白玉螭纹璧 南北朝 青白玉螭纹碟形佩 魏晋六朝 玉辟邪(乾隆御玩) 魏晋六朝 玉辟邪 魏晋六朝 黄玉瑞兽 魏晋六朝 玉荷叶形洗 南北朝 白玉耳杯第十一章 隋唐五代玉器鉴赏 隋代 李静训墓出土玉器 唐代 玄宗皇帝封禅玉册 唐代 玉带板 唐代 玛瑙羚羊首杯 唐代 玉飞天 唐代 玉梳背 唐代 钗头玉嵌件 唐代 白玉云龙纹璧 唐代 青玉立人 唐代 白玉镂雕蹲龙饰片 唐代 羊脂白玉镂雕对鹤衔绶带流云佩 唐代 白玉八瓣花形玉碗第十二章 宋代玉器鉴赏 宋代 玉带板 宋代 玉嵌饰 宋代 白玉飞天 宋代 白玉持荷花童子 宋代 青玉螭虎柄把碗 宋代 微刻文字玉器 宋代 鸟形玉佩 宋代 青白玉双鹤衔草纹佩 宋代 玉孔雀纹佩 宋代 玉鹿坠 宋代 白玉鸳鸯柄圆盒 宋代 玉兽耳云龙纹簋 宋代 玉荷叶笔洗第十三章 辽、金、元玉器鉴赏 辽代玉器 辽代 白玉鹘捕天鹅瓦子 金代 玉器 金代 春水玉 金代 秋山玉 金代 玉带 金代 白玉花鸟佩 金代 青玉龟巢荷叶佩 金代 玉花形佩 金代 青白玉双鹤衔灵芝纹佩 金代 白玉俏色葡萄纹饰 金代 “秋山”玉炉顶 元代玉器 元代 渎山大玉海 元代 白玉凌霄花嵌饰 元代 玉炉顶 元代 玉带板 元代 玉带钩 元代 钱裕墓春水玉、白玉带钩 元代 无锡钱裕墓玉桃式杯 元代 青玉行龙和太乙卧莲图摆件第十四章 明代玉器鉴赏 明代 青白玉角端式熏炉 明代 仿古■ 明代 玉角形觥 明代 白玉鳌鱼花插 明代 玉执壶 明代 玉碗 明代 玉镂雕杯 明代 玉敞口螭耳杯 明代 玉花形双耳杯 明代 玉乳钉杯 明代 ■式杯 明代 玉桃形杯 明代 碧玉双鳌鱼花插
书摘与插图
第一章 玉料 玉广是文化学上的概念,最早的“玉”是指“石之美者”,即美丽的石头都是玉。春秋时期,“玉,石之美,有五德”便成为“玉”的标准。“五德”是指“玉”具备“润泽以温”、“?理自外,可以知中”、“其声舒扬,专以远闻”、“不挠而折”、“锐廉而不忮”五种象征君子“仁”、“义”“智”、“勇”、“洁”五种德吐的美石。完全满足这些特性的美石,只有和田玉,这是古代帝王、贵族、士大夫推崇和田玉的原因。翡翠在明代才开始使用,在清代后期才广泛流行,但翡翠并不完全符合“玉”之“五德”。 历来为玉行选用的“玉”有:和田玉、翡翠、岫玉、南方玉、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桃花石、芙蓉石等矿物岩石,还有珊瑚、珍珠、琥珀等有机物及化石。虽然青田石、寿山石、菊花石、田黄石、鸡血石、巴林石和各种砚石都是美丽而名贵的石头,但玉行从来不认为是“玉”,原因是这些石头的质地较软,摩氏硬度低于4,其加工制作方法与玉器不同,并已形成各自独立的行业,而产品又有独特的用途和风格。 ……
编辑推荐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中华民族自古就崇玉、爱玉、玩玉、藏玉。丰富多彩的中国玉器,造型奇巧、工艺精湛、纹样华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中国玉器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融会了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美学、民俗等因素,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玉器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本书是从工艺文化角度介绍中国玉器知识的普及读物。全书分为十六章,在内容上涵盖了中国史前古玉器至现代玉器。相信这种内容丰富实用、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适合广大读者阅读、浏览,也便于读者了解中国玉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