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重量:108g (约)尺寸:62.43*47.26*28.77
此玉雕作品材质为新疆和田籽玉,玉石精巧玲珑,质地温润光洁,坚实致密,泛有羊脂晶莹之光,典雅素丽,是一块值得把玩在手,回味鉴赏的和田美玉。
作者随形就势,量体施艺,采用圆雕之技艺,雕琢出两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玉狮。作者对两只玉狮的表现,在整体上采用写意之手法,以最少最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玉狮的躯干,似乎与玉石融合为一,散发出简约隽永之美;而在局部之中采用写实之手法,特别是对于玉狮头部的雕琢,双眼环睁,双耳垂髫,锐齿外露,具象细腻。其中大狮身体轮廓呈“S”造型,流畅蜿蜒,极富灵动之美。大狮头部稍稍上扬,嘴微微露开,而小狮则四肢蹲地,翘首抬头,与大狮耳鬓厮磨,双嘴融合,形成互动,似乎跳跃着永不泯灭的童心,妙趣横生,便组合成了这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图案的“太师少师”图,象征着教子有方,代代当官,辈辈封侯,已达永世富贵康泰。作者在其背面运用简约精练的线条雕琢出灵芝一枚,似乎这“太师少师”是在灵芝上面嬉戏玩耍,捧在手心,更生一层吉祥如意之韵味,使人喜气扬眉,乐天安心。
狮,亦云狮子,古作师子。《本草集解》:“狮子出西域诸国,状如虎而小,黄色。亦如金色猱狗,而头大尾长,亦有青色者。铜头铁额,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如电,声吼如雷。”古代西域诸国往往以狮子进献,宋代民间对于外国进献狮子视为祥瑞之事,在节日中用以祝贺,后世节日舞狮,或源于此。因“狮”与“师”相同,后人常常会刻画两只双狮,以寓意太师少师。太师,西周始置,汉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春秋楚国始置,历代相沿,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两者皆是古代官位最显赫的职位,后人常常用“太师少师”来象征官禄代代相传,世世永继之意。
金玉本身具有富贵之寓意,作者又将这层富贵高禄用“太师少师”玉雕造型再次在玉石之中展现,可谓是富上加富,贵中显贵,将这份美好的愿望进一步深刻表达出来,给人增添富贵满堂,子孙高爵的喜气之感,意味隽永,值得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