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苏州玉雕工作室和玉雕技工一条街
  • 资料整理-玉鹤凌风 / 3月26日
  • 苏州有玉雕一条街,以前或许你不知道,那并不代表以后你不会听说。或许在不久的日子,就有机会亲临此地。只要以过苏州园林路的人,就会发现那儿的变化极大,走在街上一眼望去街边的玉雕工作室一家挨着一家,室内装修讲究,灯光明亮,俨然已成玉器一条街了

    不过有人可能会有所质疑,今年玉市低迷,为何玉雕工作室一家接一家开出来?苏州玉器市场正发生怎样的变化?业内人士说,市场冷清,苏州玉雕业正悄然洗牌,小作坊日子难过,高品位的玉雕工作室已成为发展新动向。

    葛洪在苏州是知名的玉雕家,曾在玉石雕刻厂工作,四年前成立葛洪工作室。玉雕工艺精湛,但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对新玉种不敢尝试,原因是手头存了不少白玉。

    园林路是工作室为主的玉器一条街。

    这些玉雕店招牌雅致,色彩对比强烈,十分醒目;店内装修现代,灯光通亮,让人觉着有品位,与以往“一间小门面两只小柜台”的小店面貌大不相同。楼下是很大的展厅与柜台,楼上的工作间能容下十来人,楼下做生意,楼上的工人都在忙忙碌碌琢玉。

    “阿祖玉石坊”9月底开张,店主陈祖雄是福建莆田人,来苏州约有20年了。“我们这些同行经常一起交流,眼看这条街越来越成规模了,大家都想来这里!”他说,“我们很多做玉的在这里买了房子,很看好这个工作室聚集的地方。”

    今年4月以来,市场急转直下,国内玉器行业都出现颓势。伴随宏观经济遇到的困难,人们藏玉热情降温,玉器生意陡然变得难做。市区几个玉器市场,人流明显减少,生意变淡,一些店家亲自在打磨玉器,降低成本。

    光福镇有着很大的玉器生产销售系统,但今年生意大不如前,不少从业者改行,另谋他生。光福玉雕经营者戴建国说,一些大的工场缩小规模,减少成本;由于销售困难,加工制作已经变得不划算,现在很多人都藏料倒料,靠买卖玉料挣钱。

    相王路是城区最大的制玉场所。走进相王路玉作坊聚集的几条弄堂,墙上依然是一个个醒目的“玉”字,沙沙琢玉声不绝于耳,透过一个个玻璃门可以看到,工人神情专注埋头制玉。河南、安徽、福建等地的玉匠聚集在这块区域,琢玉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活儿,也是他们梦想的寄托。

    在相王路有种让人震撼的感觉,这里是苏州玉雕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地带。这里热闹依旧,但玉市的低迷不可避免地波及

    苏州玉器界前辈、原玉石雕刻厂设计室主任黄鹤钟就住在相王路边的小区,距离玉器市场不远,他说:“相王路市场还是很活跃的,不过相对以前也回落不少。以前夜里加工制玉的人很多,现在少了;以前星期天都在做,现在也少了些。”

    这里的玉器经营户并不避讳玉市的降温。陈雪飞在相王路十来年了,经营的“小陈玉坊”已挺有规模,雇佣着好几个工人。他说:“今年玉市差了好多,比前两年一半都不如,苏州这样,全国都这样!咱们这里有些小作坊扛不住,也关掉了一些。”

    在相王路,安徽人张云龙的“云龙阁”颇有名气,十多年闯荡让他在苏州打下坚实的根基。他说:“今年生意差了,价钱卖不高,现在容易卖些的也是万元以下的东西。但玉料成本没下降,还是以前的价格,这给经营者带来了困难,长此以往,有的店可能很难撑下去。”

    玉市的低落对实力较弱的小作坊打击较大,有些作坊因此几家并一家,节省成本,也有人无奈退出,另寻出路。

    黄鹤钟说:“玉市的低迷期持续多久还很难说,大家猜测估计要两年。”刚刚在这个行当起步、还没有坚实根基的人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苏州玉石文化行业协会秘书长胡立人说,萧条的现状,正让苏州玉器市场悄悄经历一场洗牌和变局,在这个关键时刻,玉器作坊正在分化和重新定位:实力较弱的作坊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而有些大作坊则朝着精品店和工作室的方向演变,园林路上玉雕一条街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

    事实上,这两年观前老凤祥楼上珠宝玉器城和文化宫苏作玉器城两大市场先后开出,就反映出一些变化。两个市场的管理方都很主动,经常策划一些活动推动市场,店铺装修设置得也很现代,提升了玉器商铺的形象。

    市场在提升品位,而玉器店也在改变,玉雕工作室成为新的趋势。杨曦的南石工作室和蒋喜的美石坊多年前就已亮相,两大工作室都取得很大成功。他们走在了前头,引领古城街上增添现代的玉雕工作室,如今劳动路、学士街、养育巷等地段都有了工作室或精品店,但比较分散,既有档次又形成规模的还是园林路。

    黄鹤钟打了形象的比喻:“现在这些工作室与以往传统的小型玉器店相比,就像新式发廊和老理发店的区别,这些工作室漂亮,够档次,能吸引高端客户。”

    胡立人说,工作室一条街的形成是自发的,也是苏州玉雕发展到现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穿梭在拥挤的小弄堂里觅玉,苏州需要这样一个玉器市场,能有比较大的规模和比较高的品位。另一方面,有实力的经营者和雕刻家不满足蜗居于小作坊,他们寻觅更大的发展空间,打出玉雕工作室的招牌,能更好地推广自己。园林路工作室能否保持兴旺还不得而知,但目前势头良好,成市时间不长就在行内打出名声,已有外地玉器收藏者和经营者特地跑来买玉。

    开一个工作室,需要制玉人有比较好的经济实力,能够应付买房或租房费用;要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知名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今,很多具备这些条件的经营户,都想开个工作室。张云龙说,他也想在园林路开个工作室,但当时恰好没有空的店面;等后来知道有店面了,已经晚了一步,所有店面都被他人捷足先登一抢而空,说起来他至今觉着遗憾

    陈祖雄在老凤祥楼上的观前珠宝玉器城已有店面,但他不满足于此,也在园林路买了房子开出工作室。他决心将工作室打造得够精彩,够档次。

    美石坊蒋喜,地点在十全街。蒋喜是仿古玉雕的名家,玉雕功力深厚,擅长现代拟古创新,作品拙朴生动,形神具备。特别是他本人的作品,绝对是不错的。同样的缺点是囤积了白玉的原因对新玉种排斥态度。

    南石工作室杨曦,地点在齐门路。杨曦是苏州玉雕界的领军人物,他的艺术创作注重文化内17涵的厚重,雕琢精湛又刻意创新。他的作品往往将传统题材与现代审美理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亦实亦虚,含蓄中见节奏,新颖中透出灵气,天趣浑成。

    若水玉雕工作室唐伟琪,专门从事明清玉件雕刻,其作品无论在图案设计上,还是在刻字方面都突破常规,有所创新。他的阴刻兰花,很好表现出兰花的神韵,是广为流传的标准件。当然,不仅仅是兰花,其他阴刻类牌子类也深受欢迎。

    古月玉雕工作室胡锡涛,胡锡涛白幼酷爱美术,其父胡钦尧是苏州最早从事和田玉研究的玉石专家之一,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开始从事玉雕创作,师承多位苏州玉雕名家,充分吸取苏派玉雕的工艺特点并结台自己的创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作品中突出“俏、雅、文、细、灵”的特点,特别是皮色巧雕作品更是一绝。

    光福镇是典型的家族化产销低端玉石饰品,为当今玉石佩饰普及性市场,是现阶段产品市场的主流。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劣势或局限缺陷则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展而愈发明显。随着消费水准的提高,文化审美的提升这种生产会逐渐走向衰败。相王弄的总体感觉“鱼龙混杂”。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所以说只有那些注重质量,勇于创新的作坊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才能生存发展。工作室的经营方式无论从职业道德、从业人员的手艺、业务素质方面都比较高,并且都具有品牌创立的意识。因而无论是作品还是信誉在玉石首饰的市场上的优势都是与日俱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