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最新拍卖资讯
  • 艺术品资本化之路
  • 中国法制网 / 3月28日
  • 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2012年的深度调整之后,许多形势和现状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而在中国,莫过于艺术品市场格局的变化。

    传统的艺术品市场格局一般分为两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一般是指艺术品商人、画廊/店面、销售性展览等私下交易市场,二级市场则主要为拍卖行。从国际的长远的角度而言,再以欧洲艺术品基金会近五年出台的数据考究,这两个市场的份额历来不相上下,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仅仅发展了二十几年,又经历了这次深度调整,正如台湾著名艺术品经纪人、艺术顾问陈仁毅说的那样:“2003、2004年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一家大的古董行或者有规模的画廊已经难以跟拍卖公司相匹敌了,原因主要是成本和渠道的问题。其实,拍卖公司已经取代了第一市场。”由此可见,一级市场这种纯“私下”的交易模式已然岌岌可危。日本美协拍卖的藤文浩先生也有着相同的认知:“经销商的路越来越难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先不说国际,仅国内的经销商可以说99%都和拍卖进行合作,有的甚至直接就给拍卖行拿货了。”

    面临如此艰难的境况,一级市场的从业者们无不开始尝试各种模式更新,以期突破目前的尴尬处境。在上海从事艺术品行业多年的,上海丰顿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先生说:“艺术品市场有其独特的天性和游戏规则,传统的,小规模的,分散的一级市场运作方式在实力雄厚的拍卖公司面前显得势单力薄,很难争取得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应该要明白,艺术品资本化将是必然。我们就有过这样成功的案例,一位买家在拍卖会看上了一件艺术品,但价格太高,个人的资金有限,于是向“上海丰顿”申请抵押贷款,之后获利了,大家一起分享了这合作的果实。”

    除了现实中的成功,艺术品资本化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许多一级市场的从业者也坦言常有此萌动之心。艺术品资本化相较于传统的方式有太多的优势:首先是力量和实力的增强,各方力量的集中不仅仅表现在资金的规模上的扩大,包括信息,智慧,资源甚至是话语权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其次,风险被分担了,降低了,这对一直诟病艺术品市场风险系数过高的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甚至,当资本化到一定的程度,实力不容小觑的时候,就能够预测或者说是某种程度的影响市场;除了逐利的本能之外,艺术品资本化还能体现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比如能做更多的推广文化传承的事,开办展览等等,这些都并非个体能够轻易实现的。 所以说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创新和变革。

    未来市场的发展会更加的迅速,更加的拓宽,国际化和多元化,中国的一级市场从业者在专业性等综合素质与国际艺术品商人有很大差距,所以单打独斗很难适应未来的发展,唯有艺术品资本化能适应这些情况,跳出目前的尴尬处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