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玉雕艺术在文化中散发无穷魅力
  • 资料整理-玉鹤凌风 / 3月30日
  • 玉雕工艺是中华民族一项源远流长的工艺,传承近八千年,博大精深,蔚为大观。

    中国的民族艺术,从来都是代代相传、不断提高和创新,最终以独特的面貌,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所体现的独特的东方审美理念而耸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玉雕艺术也不例外。玉雕工艺传承发展至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玉牌、把件、摆件,不一而足,现代的新技术也带动着玉雕工艺向更新更远的路上发展。时代的发展也要求玉雕创作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可以说,新一代玉雕大师,无论是从文化传承,还是从历史研究,或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都承载着传承玉文化、发展玉文化的历史任务。

    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玉雕作品的商品化氛围已经越来越浓厚,功利性越来越强,有很多忽视创意和文化内涵的玉雕作品,缺少修养和水准。在市场上流通的多是单纯表达吉祥、富贵、发财寓意的桃、喜鹊、柿子、佛手等,没有更深的文化内涵。玉雕创作已经渐趋商品化了,现状令人堪忧。

    玉雕艺术创作应该坚持一种文化、艺术的纯粹,一种能够陶冶情操的内秀之美。传统的玉雕工艺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其包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数千年来,我们勤劳智慧的先民,在生产力水平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以不可思议的创作力,为世人留存了无数堪称经典的玉器,前人树立的标杆、在当代玉雕艺术家面前,已经达到了令人敬仰的高度,为中国的玉文化书写了辉煌的篇章。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

    首先技艺的娴熟是玉雕创作的基础,在高超工艺的基础上,雕琢自然不会为力拙所困扰。创作中最难的便是形象的构思、文化内涵的赋予。玉雕的结果如果能达到一种让人回味无穷,余“韵”绕梁的境界,那就是文化内涵的魅力。这种对文化内涵的塑造可以让料子美好的玉质和其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次料质基础,文化蕴藉,两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辉,才能焕发出别样的艺术美。赋予玉料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作品有思想、有灵魂,作品才能活起来,这才叫真正的琢玉。

    时代在变,文化在变,思想在变,我们的玉雕创作也应求新求变,在传承中孕育创新,用创新推动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玉雕艺术创作重视传承,侧重在传承的基础上突破、创新,这种突破和创新尤其表现在文化内涵上,让玉雕艺术在文化内涵中散发独特的魅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