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最新拍卖资讯
  • 台湾艺术市场启示录
  • 羊城晚报 / 5月25日
  • 中国嘉德20周年春拍以25.71亿元的高成交额,为今年艺术市场的理性回归打了一针强心剂。而在今年4月,当台湾举行首届古董博览会的同时,共有6家新老拍卖行如世家、富博斯等于同一周内举行拍卖,这是否能成为台湾拍卖市场的“第二春”之契机?又显现了台湾拍卖市场的哪些困境?

    曾经,台北之于亚洲艺术圈,影响力不亚于如今的香港。早在1992年,苏富比涉足台湾,首场西画拍卖成交率达9成,1993年佳士得也相继赴台。但是,1997年台湾地区画廊业遭遇了一个历史关键节点——亚洲金融风暴,直接导致画廊业衰落。2000年后,整个台湾的一级市场被大陆兴起的艺术市场替代。一级市场的消退,同时也给二级市场带来震动,2000年初至2001年底,苏富比与佳士得先后撤离台湾,转进香港。自此,台湾的艺术市场陷入低谷。   

    但经历过日据时期、1949年后以及1979年后三个阶段的沉淀,台湾的确已经成为了亚洲收藏最大的“艺术宝库”。这也是此次有份参加“台北拍卖周”的世家拍卖参与的理由之一。世家拍卖是由中资“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董事长赖海建所创办,在2013年春季首拍成交3亿新台币,500多件拍品,就有五成征集来自台湾。   

    但是参加本次拍卖的买家八成来自大陆,还有两成来自香港,几乎没有台湾本土的买家参与。“我们在此举行拍卖原不是期待多少台湾资金参与竞投,只是没有料到在台投资这么困难。” 这仅仅是众多困难中的其中之一。赖海建说,最困扰他的问题有三个。首先是台湾的签证问题:“申请台湾签证的过程复杂漫长,而且每次只能待15天,然后又要出境重新等待。反观日本东京,一次签证就可以停留三个月。”

    同样遭遇出入境问题的还有物。此次展览有5成的拍品来自大陆、欧美和日本,拍品需要海关报关鉴定,可是台湾海关缺乏相关的人员,需要预约台北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来鉴定,致使最后有七箱拍品直到拍卖结束都还在海关里等待着。   

    而其中最致命的是税的问题。虽然台湾在海关进口税规定艺术品的税率为零,但由于台湾的艺术品买卖是列入财产所得申报,在所得税法中,采取“量能课税”。财产越高,所征收的税额便会越高,税率从5%~40%不等。因此,出售人最高可以被征40%的高税额,比照内地对本地人征3%,外国人2%、香港则几近零的税率,台湾的税率的确高得惊人。 

    至此,从世家拍卖首拍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同样也是十年前使得苏富比、佳士得出走台湾的原因:艺术市场环境的改变,整体的艺术品鉴定、税赋与法律机制都未跟上脚步等。这些问题,在十年内竟毫无改变的迹象。 

    而从台湾如今拍卖市场困境中反观内地拍卖市场,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存在的:比如艺术品鉴定机制的建设远赶不上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造成艺术市场真空,“拍假”乱象横生;去年针对艺术品进口暂行一年6%的关税下调已经到期,但时至今日新的税率政策仍未出台,税率再次回到12%,对于已经发展良好的内地艺术市场,更是产生致命的打击。照此发展下去,恐怕内地将步上台湾发展的后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