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岳蕴辉:快快乐乐读懂玉
  • 乌鲁木齐晚报 / 2月25日
  • 记者 李雪

    岳工回复藏友问题睿智中透着幽默,他靠着极端腹黑的“鉴定语录”一下子走红网络,有着23年鉴定“工龄”的岳工也因此获得称号—“鉴定师中的万峰”。央视主持人柴静在博客上专门描写了这位“一脸黑线”的岳工;知名编剧史航在微博上把岳工见招拆招语录精炼成“上班族的周一福利”,供读者乐罢提神。

    “毒舌”岳工现实标签

    这位被网友评价为“毒舌”的岳工,到底是谁?网上,他仅有的身份标签为“玉石鉴定师岳工”,他常在网络现身,帮全国各地的网友鉴定玉石。

    现实里,岳工岳蕴辉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常务副站长,新疆和田玉市场信息联盟轮值主席,国家注册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撰写过几十篇论文和宝玉石科普知识,由他编写的《和田玉鉴定和分类命名方法》、《青海软玉的研究》在玉石界家喻户晓。

    岳蕴辉出生在喀什地区疏勒县,成长在和田,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地质勘查专业。1990年前从事野外地质工作,1990年后调到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从事岩矿宝玉石鉴定、地质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1998年,和田玉在新疆的珠宝玉石市场渐露头角,市场发展迅速,他根据多年专业经验和对市场的认识,编制了《和田玉鉴定和分类命名方法》,及时准确地加以推广,对于当时和田玉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主要作用。当时很多人意识中还没有和田玉的概念,除了指导鉴定机构规范鉴定和田玉,还提出了一套有利于和田玉推广的商业分类方案,这让在专业领域积累多年的岳蕴辉,在新疆玉石界崭露头角。

    行业建树推动市场

    1994年,新疆玉石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产于青海省的软玉,由于其特征与传统和田玉相似但价格低很多,一时对新疆和田玉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同时在命名和销售上也出现了混乱。

    “能不能有一篇指导意义强的文章,让商家和老百姓清楚地辨别青海玉?”这个念头在岳蕴辉头脑中出现后,他对青海玉开始了全面的研究。结合多年对宝石学的研究,对青海软玉的主要商业品种及其外观特征,岩石学矿物学特征等方面,做了一次系统的研究,并与传统和田玉品种进行比较,将相关的调研结果,一同提交给业内人士供参考后,1998年,岳蕴辉编写了《青海软玉的研究》一文,并且刊登在1999年第二期《中国宝石》杂志上。这篇论文对于业内人士及和田玉爱好者正确认识不同产地的玉石,对于和田玉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08年3月,岳蕴辉作为主要起草者,在参与主编的新疆地方标准《和田玉》中,与几位起草人一致提出将和田玉的定义表述为“和田玉是由自然界产出的,主要矿物质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具美观、耐久、稀少性和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并强调,“和田玉”已演变为天然玉石的基本品种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其名称、鉴定方法应该与现行的国家标准相统一。

    腹黑语录引爆网络

    为了推广新疆和田玉的发展,2004年11月,新疆岩矿宝玉石质检站和新疆宝协建立了中国和田玉网,并在网站“和田玉鉴定”栏目开设了“在线鉴定”版面。岳蕴辉开始在网络上回答网友的各种关于和田玉的问题。这是一项耗时耗力,难度颇高的“业余”工作。网友的问题涉及面广泛,有知识性的、有常识性的、有专业的、也有钻牛角尖的,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这其中不乏有许多笑料。

    对于知识性的、常识性的问题,岳蕴辉会认真回答,推广正确的珠宝及和田玉知识。对于有教育意义、比较典型的问题,他会采用“苏格拉底问答”的方式,不是把答案直白地告诉网友,而是通过问答、思辨、诱导或暗示,把网友导向正确的结论,试图教会玉友在认识中逐渐把握事物的本质,启发网友思考。对于拿不准的,他也会态度谨慎地说:“如需准确判断,建议送检”。对于那些有些幼稚、滑稽、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他也通过调侃的方式答复。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可能正是这些调侃搞笑的回复引爆了关于“鉴定师岳工”的话题。

    九年坚持普及知识

    截至2014年2月,9年多时间里,岳蕴辉回答了8121条提问,但这只占数万条问题里的百分之十几。由于大量问题是重复或者非专业的,平均100条里岳蕴辉只能抽几条典型的回答,偶尔调侃一下,剩下大多数重复或者“没营养”的问题就删掉了,由于问题太多,即使“删问题也很费时间”。

    在新浪微博、天涯论坛等热门讨论区,网友们掀起了学习“岳工语录”的欢乐潮。

    豆瓣网友“大岛”把这些经典的语录整理出来,命名为“神吐槽!笑死我了,和田玉鉴定师岳工问答录”,被网友们疯狂转载,网友“胖头鱼”在网吧边看边憋不住地乐,“老板要以为我有病了!”还有人顺便对和田玉发生了兴趣,“岳老师收徒不?”

    当问到关于“走红”这事,岳蕴辉只是浅浅一笑:“我从未想到自己能走红网络,看到网友疑问后我就自然回答出答案。我很高兴和网友交流和田玉知识,同时还能逗大家开心一笑。”

    现在,岳蕴辉每天都还会抽出时间回复网友的问题,他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和田玉,让中国玉文化更加发扬光大,更好地传承下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