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最新拍卖资讯
  • 上海拍卖行业务转型渐入佳境
  • 上海商报 / 10月16日
  • 上拍近年向艺术品拍卖倾斜的转型取得可喜成效,截至目前,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已接近50%。

    记者日前从上海拍卖行获悉,上拍近年向艺术品拍卖倾斜的转型取得可喜成效,截至目前,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已接近50%,年底有望实现艺术品拍卖占比过半的“转型发展”目标。

    据了解,早在1992年6月6日,上拍就举行了沪上首场工艺品拍卖活动,拍卖标的主要是公安罚没物资中涉及的古董杂项,虽然规格不高、数量也不多,但仍然引起轰动。被媒体称为“四十年第一槌”。1994年6月,上拍在兰心大戏院举办了首场市场化运作的书画拍卖会,引发了业内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据上拍相关人士介绍,虽然上拍艺术品拍卖起步较早,但囿于国有综合性拍卖企业的身份,当公物拍卖、罚没物资拍卖的发展较为顺当的时候,上拍未能集中精力发展艺术品拍卖等市场型业务,失去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2002年,上拍完成改制,企业将艺术品拍卖提上议事日程。从2009年起,上拍将艺术品拍卖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取得可观成绩,已基本形成艺术品拍卖的专业架构。

    上拍从一开始只有书画部、瓷杂部、邮品部等3个艺术品拍卖部门,拓展至今已有书画部、瓷杂部、邮品部、珠宝部、钟表部、银器部等8个专业部门,涉足书画、瓷杂、红木、邮品、珠宝、白玉、翡翠、银器、钟表、钱币、连环画等几十多个专业门类,共有30余名各类专家和50余人的服务团队。

    在上拍近年的艺术品拍卖成交记录中,2011年6月12日以1545.6万元成功拍卖吴湖帆《春江泛舟》横披等成交价过千万的书画拍品,还有数十件成交价超百万的邮品、钱币、古董、书画以及名表、珠宝等拍品。每年艺术品拍卖场次从4场上升至2013年的39场;艺术品拍卖业务占公司主营收入比重从2009年前的不足10%上升至2013年的42%。2011年,上拍再将名表珠宝部拆分为名表部、珠宝部两个部门,继续强化专业运作;直至今日,名表、珠宝的每次拍卖金额都已超过1000万元。

    2013年,上拍各类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近1.5亿元,艺术品拍卖收入占公司主营收入比重从上年的33%上升至42%,增速明显。在2013年的艺术品拍卖中,上拍主拍的一款百达翡丽表以176万元成交、一颗重5克拉的热红宝石裸石以99万元成交、一套银器以19万成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2013年上拍在无形资产拍卖业绩突出,社会委托业务、司法委托拍卖等业务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相应降低了艺术品业务的营收比重,上拍未能实现当年艺术品拍卖占比过半的“转型发展”目标。

    2014年,上拍举行了邮品、钱币、连环画、钟表、银器、珠宝、书画、古董等8个专场,其中邮品拍卖专场里的一件“红印花大4分新四方连”从22万元起拍,经过海内外藏家50余轮的激烈竞价,以529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2014年邮界拍卖新纪录,再一次证明了艺术品市场“好拍品不缺好买家,好买家创造好行情”的市场规律。今年,上拍还将名表、珠宝两个部门都具有的银器业务合并一处,选配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形成一个专业板块。两场拍卖运作下来,成交金额、参拍人数均呈上升势头,也成为上拍品牌项目。现在,上拍的名表、珠宝、银器这三块业务拍卖在上海都独树一帜、美名在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