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袁嘉骐谈玉雕:没有风格 时代和历史不会记住你
  • 新浪收藏 / 4月16日
  • 袁嘉骐简介——

    袁嘉骐现任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玉雕专业本科学科带头人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绿松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94荣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6年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1997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4年被授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2006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2013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玉石雕大师评委。聘请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宝玉石专家委员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和阗玉研究会高级顾问及行业专家。

    20世纪70年代拜北京玉器厂著名艺人王树森、王德龄为师学习琢玉技艺,后又考入湖北美术学院深造,融传统艺术精华与现代雕塑语汇为一炉,形成鲜明的个人玉雕艺术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金奖。主编《玉器专业技术培训大纲》、《现代玉器艺术思考》等专著,出版个人玉雕作品集,多次举办个人玉雕作品展,2004年创建了个人玉雕艺术馆。

    简历:

    1954年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籍广东韶关。

    1969年中学毕业,知青下乡插队落户。

    1975年招工进入湖北省工艺美术厂。

    1977年创作绿松石雕《骄杨颂》,获全国玉器五大类作品评比优质奖。

    1978年创作绿松石雕《嫦娥奔月》,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大展。被单位选送北京,拜中国著名玉雕大师王树森、王德龄学习玉雕。

    1979年赴云冈石窟参加全国特艺学术年会,会后赴永乐宫、晋祠、龙门石窟学习、写生。当选为湖北省第六届青年委员。创作绿松石雕《降龙伏虎六臂佛》,北京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以2.5万元高价收购,《工人日报》《湖北日报》头版报道。创作绿松石雕《极乐图》,在香港展出引起轰动,作品拍卖底价180万元。

    1980年当选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赴庐山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学会年会,会后陪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教授赴庐山写生,历时半月。第二次赴龙门石窟学习、写生。

    1981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

    1982年第三次赴龙门石窟学习、写生。

    1983年第四次赴龙门石窟及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陈列馆、西安古代艺术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以及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大足石窟等古代艺术宝库学习、写生。

    1984年当选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1986年创作绿松石雕《高山流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198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工艺美术家”称号。

    1988年赴湖北郧县、竹山等绿松石矿产地作资源及生产加工调研,撰写论文《绿松石综合利用研究》及《绿松石雕琢艺术基础研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奖。

    1989年被聘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教师,讲授宝玉石课程。

    1990年创作巨型绿松石雕《武当朝圣》 ,荣获国家最高荣誉奖“真绝杯”。

    1992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被评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1994年湖北电视台拍摄专题片《松石之王》,在《今日名流》栏目及中央电视台第二、第四频道对国内、国际播出。

    1995年荣获省 “五一” 劳动奖章, 并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香港新华通讯出版社出版《袁嘉骐绿松石雕集》。

    1997年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受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荣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赴中国台湾、香港参加首届海峡两岸玉文化交流并举办个人玉雕作品展。

    1999年在武汉和深圳举办个人玉雕作品展及专场玉雕作品拍卖会。

    2000年筹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嘉骐玉雕艺术馆。

    2004年被授予“中国玉雕大师”称号。

    2006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2007年作品《天堂之花》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作品《雪霁》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金奖。

    2009年作品《春之曲》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被授予武汉市“优秀文艺家” 称号。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0年作品《白莲香风》获“良诸杯” 玉石雕刻精品展金奖。作品《观猎》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

    2011年作品《大爱如天歌》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作品《山里伢》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当选为第十届中国玉器“天工奖”评委。

    2013年被聘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宝玉石专家委员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和田玉研究会高级顾问及行业专家。作品《天花盛开》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日出而作》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评委。

    1979年至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大公报》《湖北日报》《武汉晚报》《羊城晚报》及湖北电视台《人物春秋》《文化纵横》《湖北专家》《绝技绝活》栏目、山东电视台《走四方》栏目、《中国宝石》《中外珠宝大观》杂志、中国台湾《珠宝》《今日名流》杂志等主流媒体均先后对袁嘉骐的玉雕艺术作过评介、宣传。

    2015年4月13日,中国玉雕界五大门派数十位玉雕师共聚瑞丽论道,围绕困扰当前玉雕行业、玉雕市场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嘉骐说,在业内,大家说记住了某某艺术家,是记住了艺术家的风格,没有风格,时代和历史不会记住你。

    袁嘉骐:齐白石曾说:“学我者死,变我者深。”在玉雕行业,跟师傅学习后不变,不是个好徒弟。所以,门派之说,经过这十年的信息交流、技术融合,已经不重要了。但是十年后,通过这个阵痛后,我们要见分晓。真正的根则是在门派下形成的自己的风格。在业内,大家说记住了某某艺术家,是记住了艺术家的风格,没有风格,时代和历史不会记住你。

    欧美艺术品市场有完善的产业链,行业协会和经纪公司。我们现在很少有经纪公司,为什么很少,受到的关注很少,大家都在传统模式上打拼,不愿意接受经纪人。我自己跟经纪公司有良好的合作,不管怎样,关键在于我们艺术家,只要我们做出了亮眼的作品,自然有经纪人来找你。

    通过阵痛后,好多在座的人,要补充自己,重新思考定位,这是一个洗牌的年代,是一个全新思维的模式开始,商业和艺术家的模式都会改变,大家今后可以多交流,共同开启新的时代。

    袁嘉骐,大师1954年7月生于河北保定,70年代中期拜北京玉器厂著名艺人王树森为师学习琢玉技艺,后考入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现任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第一研究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1995年袁嘉骐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袁嘉骐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首批“中国玉雕大师”称号。

    20余年来,袁嘉骐大师经艺术实践的积累和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创作的《千年福寿图》《悠悠望南山》《山高水长》等作品极富“咫尺千里之势”的神奇意境。作品构图饱满,大刀阔斧中见细琢精雕。人与自然交融,气韵相通,神态超逸,意境深远。

    巨型绿松石雕《武当朝圣图》是作者历经4年倾其心血精雕细琢而成的力作。作品正面雕有87位仙道游山朝圣,人物造型圆润饱满,婀娜多姿,雍容华贵中显露仙风道骨;阴面则呈武当月色,百鹤投林及朝圣者夜归的意境。整幅作品将圆雕、透雕、薄意雕、镂空雕等技法与现代雕塑技术副为一体,实为难得的一件珍品。

    其代表作和田玉《佛光普照》更是被誉为玉雕史上的“旷世极品”,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荣誉奖“百花杯”。袁嘉骐大师还主编了《玉器专业技能培训大纲》,并亲自组织培训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玉雕骨干。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嘉骐先生作品照片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