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兰亭修褉图》
诗句——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介绍——
作品选用上等的新疆和田子玉雕琢,玉料缜密脂白,呈温暖色调,素面处光滑柔顺为浅浅地抛面,把玉牌轻轻地左右旋转,一条流动的折光顺畅的游走在玉牌表面,由此可见其精细的打磨工艺。玉牌之上,无论是人物、树木、湖水、栈桥,均刻画的细致入微,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此款玉牌牌形庄正,工艺精细,正面多用浅浮雕的玉雕技法处理,从而展现兰亭序中景象;而反面则完全采用阴刻绘出一幅山光水色的优美画卷。整件作品正反面相得益彰,并互为呼应,一气呵成,惹人喜爱。
有关《兰亭修褉图》——
《兰亭修褉图》卷(见左图),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文徵明绘,金笺地,设色,纵24.2厘米,横60.1厘米。
此图表现的是广为流传的文坛佳话“兰亭修褉”。文徵明的这幅画反映了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景象。图绘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众多文士或坐或卧,观赏着山光水色间淙淙溪水送来的酒觞,潜心构思。水榭上相对而坐的王羲之等3人正在评点已写毕的诗文。林木荫翳,丛竹泛翠,春色浓得醉人。
《兰亭修褉图》为文徵明73岁时用青绿山水技法所绘。画面中山石树木先勾后染,工致严谨,笔笔精到。人物之衣纹、眉目简略,数根线条便勾勒出文人雅士潇洒的身形。全图设色明丽丰富,画面以青绿为主,淡施赭色渲染山脚坡石,浓而不失典雅,艳而别具秀润。
有关文徵明——
文徵明(公元1470―公元1559年),原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少时即享才名,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