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曲水流觞》
诗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介绍——
这款玉牌是基于“曲水流觞”这一典故进而创作完成的。作者在解读此一佳话时,赋予了自身对山水美景的充分想象,然后非常写实的在此块玉牌上刻画了当时的场景,河道一侧,群贤蜿蜒落座,或下棋、或吟奏、或畅聊、或舞文挥墨……一旁的青竹节节攀升,竹叶晶莹翠绿,与太湖石一起,丰满画面的同时寓意着健康长寿与宁折不屈的人生。
玉牌正面着重刻画人文场景,并在右上角以薄意手法简单描绘了此景所处的山川河流的简貌,并题字在侧,使玉牌散发出素雅地文化气息。
关于曲水流觞——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