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艺术品从古代就受文人雅士推崇喜爱,到了现在也受到收藏者们欢迎。一个原因是由于历史悠久,一个是雕刻工艺精湛,方便使用与保存。收藏价格出现了一波市价攀升和交易高涨的热潮。记者了解到该类藏品身价已普涨约30%到50%,工艺精、年代久远的已成众多藏友竞相追逐的香馍馍,多位经营竹雕的古玩商透露,去年至今收集竹雕的藏友逐渐增多,更有人专门收集出自名师之手、品相好、工艺精的尖货。
古时士人,于仕隐的同时,还追求一种“心无驰猎之劳,身无牵臂之役”的平顺和谐、雍容典雅的生活美,各式书斋清供,文房器玩,都是这种价值取向的外在表露。其中有一些只适合把玩,或者放在几案上彰显主人情趣修养、并无太大实用性的玩件,因具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又寄寓着个人的文化趣味,尤其受到文人们的青睐。
竹子的质地坚韧,纹理致密,是雕制工艺品的理想材料。早在唐宋时期,竹雕技艺就流行于南方各地,工匠利用竹根、竹节、竹片,根据自然造型,摹物取态,创作出各式器玩,专供人们闲暇时把玩欣赏,如荸荠、莲蓬、佛手、花卉、动物。也有出自现实生活之外的题材,如神话人物、寓言故事等等,大者不过尺,小者盈盈一握,精雕细琢,极富艺术造诣。人们空闲无事的时候,持于手中把玩摩挲,一则平衡内心,去除杂念,在现实当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同时也可以令思想获得陶冶,身心得到修炼,是追求悠闲自适生活情趣的一种乐事。
制作竹雕,多选用生长期为三四年的竹子,经过工艺处理以后,色黄温润,有一种光洁如象牙般的美感。并且随着年代的推移,和人长期的把玩抚弄,竹雕的颜色会逐渐转变为金黄色或琥珀红,有着近似红木的质感,显得古雅美观。巧手匠人则因材施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构思设计,采用浮雕、透雕、镂雕、圆雕等技法,力求造型的饱满与均衡,使之线条自然流畅,栩栩如生。明代中期,“世俗之趣”盛行,各式器玩也趋于成熟完善,竹雕更是名家辈出,分成了“嘉定”、“金陵”、“皖派”几大流派。到了清代道光年间,名匠汤硕年、吴玉田又合三派为一家,竹雕也是日趋完美,成为了众多玩家竞相追逐的工艺品。
乾嘉时人金元钰的《竹人录》曰:“前人制作至今日少,得者须椟以文木,间二三年将桐油细刷一次,即用棉布揩净,取其润泽不枯。如遇风日燥烈,不可出玩,防损裂也。其红色如琥珀者上,鹅油色者并足宝贵,黑为下。收藏得地,三松制作至今完好,谁谓非千百年物耶。”清代中期,传世的竹雕就已被人广为收藏,人们置于木盒中,每隔两三年就拿出来用桐油养护一次,上油后马上用棉布抹干,不使竹雕吸附太多的油,导致损裂。在当时,文人雅士对竹雕就已是钟爱有加。
由于竹雕属于大众追捧的热门藏品,市场潜力被广为看好,近年来,每有拍卖成交,价格之高往往令人惊叹。这种热闹景象,也使得赝品泛滥,一些仿真度很高的赝品,可达乱真的程度,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因此,藏家应对竹雕有一定的知识了解,平时则应多看多问,多以实物进行比照,如此才能具有更好的辨识能力。
竹雕的派别与传承
有关资料记载,竹雕艺术在宋代初露端倪,至明清时期,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格局,并达到鼎盛。该时期,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和品质获得极大提升。据悉,竹雕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被分为嘉定和金陵两大流派。前者能在方寸之间镌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刀法精巧,艺术造诣深湛。该流派代表人物以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最为著名,被誉为“嘉定三朱”。金陵派则以根雕和竹板刻书画见长,古朴雅致。濮仲谦,潘西风,方潔等为此派代表人物。
竹雕收藏与鉴赏
观察近几年拍卖市场,竹雕器物的成交价和成交率都呈上升趋势,而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以北京诚轩2007年春季瓷器工艺品专场为例,上拍的21件竹雕作品,成交18件,其中一件清初竹根雕童子渔篓,拍出了88万元的高价;一件清代竹雕山水人物图笔筒,以40?7万元的价格成交;一件清早期竹雕松荫高士图活动臂搁以30?8万元成交;还有一件清乾隆竹根雕如意也达到了25?3万元的成交价格,最便宜的一件竹雕笔筒也达到4?4万元的成交价,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竹雕艺术品之所以行情看好,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需求增加,二是市场增值潜力大。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文房摆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艺品,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而作为古玩艺术品的竹雕器物,不仅适合日常使用,易于保存,而且是高尚生活品质的象征,同时还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从目前古玩市场的行情看,一件清代竹雕笔筒,价格一般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相比瓷器的价格,还是比较低廉的。但瓷器的价格已经相对稳定,而竹雕却处于上升趋势,长远的看,还将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对于资金不是太多的普通收藏者,竹雕收藏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收藏竹雕艺术品理论上讲和其他艺术品有类似之处,就是要注重年代、工艺、品相和名家,但历史上名留史册的工匠作品毕竟有限,能够保存品相良好、留传至今的就更少,所以名家真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旦出现也必定价格不菲。有实力的藏家可以从一些声誉好的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购买,虽然价格高一些,但质量和真实度比较有保障;作为一般收藏者,特别是经常在地摊和古玩市场上购买藏品的,一定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名头大的作品要谨慎出手。目前收藏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捡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发现有名家作品出现时,有可能就是一个陷阱,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捡便宜,结果很可能就是上个大当。二是要注意品相。竹雕器物由于材质本身的原因很容易开裂,如果裂纹影响了器物的整体造型和美感,价值上就会大打折扣,即使有年头的老器物也是一样。三是要注重雕工。雕刻工艺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器物的价值,如果工艺简单甚至粗劣,即使是老东西也没有多少收藏价值。四是要妥善保存。虽然竹器不像瓷器、漆器那么娇气,但空气的干湿度对它影响很大,特别是北方的收藏者,如果是从南方买回的竹器,就要特别注意不要放在干燥的环境里,如冬天靠近暖气等,否则造成开裂就麻烦了。
尽管竹雕艺术品相比瓷器更容易辨别新老真伪,但市场上作假作旧的同样存在,所以在购买之前还应该多看多摸,老东西经过岁月的磨砺,无论色彩和质感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看多了自然就有感觉,这是每个收藏者起码要做的初级功课。收藏的乐趣也只有通过这个不断学习、探索、历练的过程才能体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