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上次在北京的那次会议,我说过两句话,“人说当今无精品,我说精品在苏州。”苏州这块地,这水土长成了这方人的性情。所以苏州是块福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朋友送了一盒子,苏州做的,榫卯很细致,现代一般人打几个钉子就可以了,老师现在人要看这个世纪出的东西看钉子就可以了。所以说呢,陈先生跟我说的几个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这个我觉得作为一个外人来揭你们苏州人的短,我好想觉得不太合适。如果你想发展,你就要找到毛病,认病然后再治病。时代精神,时代精神里的文化精神有多深,继承传统,咱们说了这么多年继承传统,那为什么要继承传统呢?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个概念。这个轴心时代,西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包括中国春秋战国的孔子、老子,包括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包括耶稣,都是在那个时代同时迸发的,也就是可以断定人类的文明从一开始就是高峰,那得看一下中国历史,经常讲到书法的时候,说不看秦汉以下帖,汉代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汉以上是值得考究的。汉以下,说实在的,对于中国传统这个概念,还是有待考究的。我提出了八个字对于咱们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对玉雕大师的发展,我认为这个方向,什么时候,外行的人比内行的人可能清楚,外行能找到内行的问题,我提出了八个字叫“深入传统,拥抱时代。”深入传统的概念,就是真正的深入。
陈健让他做成那个佩,我看了说你能掌握,就是古代的那个时候,汉八刀,就刻得东西栩栩如生,灵魂似得东西都能获得,我去过汉墓的,那个石头已经被风化的没有棱角了,但是那种气象直逼人的灵魂,所以说我们对传统的解读需要文化的积淀,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悟性,更主要的是悟性。当然知识不等于悟性,文凭不代表水平,所以说,古人有句话叫:“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我觉得我们大师们还应该深入传统,这个深入传统概念,不是说复制几件古代精品,而是更好组要读一读儒释道三家或者是诸子百家的文章,了解一下古代人怎么思考,了解一下古代人在想什么,然后想什么才能表达出什么,任何东西他的思维决定了我经常说,人的成功最后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胜利,你只有那么想才会那么说,才会那么做,才会有那样结果,所以说我们深入传统的目的,我们去学古人神会,我们能体验到古人怎么想的,才能体验到古人表达什么。再有就是对时代的营造,实际上我们即使躲在书斋关上门,也逃不出这个时代,当今这个时代的浮躁,当今这个时代的繁荣,一切的一切,包括创新,各种各样,我们都能感觉到。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一句话,就是道德经里的,叫:“反者倒之动,弱者倒之用。”任何事物,你想得到,任何事物,你想解决这个问题向相反的方向走,你也许可以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当年的孔子拜见南子的时候,孔子有记录,南子这个人懂礼,因为南子是一个讲佛经的人的妻子,还经常传出绯闻,孔子去的时候都不敢正眼看南子,但是说她曾经站起来三四十里,说明这三四十里玉的叮当之声提醒孔子她站起来,又坐下去,又站起来,过去的玉干什么的,就是提醒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走路时候叮当作响,不从容,不淡定,不庄重。所以说,玉石文化内在,潜在的对人格的,玉有五德,十二德,其实应该代表了一种对人类发展的精神。远古时代,玉那种通灵,暂且不论,新时代,玉在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
爱因斯坦说过:“极恶是呼唤极善的到来。”其实作为玉,作为苏州人,你们现在秉承的这种文化,整个世界都在浮躁,你们在宁静,实际上整个世界在浮躁,在呼唤苏州玉石文化的这种宁静的到来,陈健手机上的几个字,汉代的手艺很简洁的几刀,但是能给你一种忽然沉静下来的感觉。我们去看过好多作品,那繁琐复杂的纹饰,给人感觉真是不能沉静,不能简约。简单到极致,我认为有我的六个学术价值观的点,一、真诚,二、正直,三、简单。只有简单,直接有效,这个时代真正的简单,回归人的内心本质的东西,真正能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你的作品拿出来,直击人的灵魂,真正能直击人渴望地追求,真正能打动人心灵的东西是沉静和简单。第二个走出去,请进来。往往细致,精巧的人会瞧不起别人。走出去,我问张克山,扬州玉雕特色,他说,是山子;我问北京呢,他说是大气,我问苏州呢,他说是精美。苏州的玉雕,料上讲究,工上讲究,出去之后,人类的任何一次辉煌,都是两种文明汇聚形成第三种文明,我们汉王的辉煌,实际上跟佛教进入中国有直接关系,两种不同价值观形成了第三种文化,产生了跨时代的辉煌。实际上,玉雕也应该这样,你保守地,你每天在复制,我们就说作为苏州最精美的东西,我告诉你,人为什么不能跨越,是因为你不断在重复一个东西。你重复一个东西有作用就罢了,但是最可怕的是,你在不断重复同一个错误,你在不断地原地踏步。你就谈不上创新,谈不到,多以我认为是先悟后拥。你每天多努力不重要,关键是你每天都思考了吗?我认识一个画家,他又一张画了14年的画,这张画一直在他画室里挂着,一直在挂着,他抽烟,端详了画半天,有感觉了吗?实际上,靠思想画出来的东西,靠思想雕刻出来的东西,那才是真正感人的。就像刘老师说了,“我们被市场绑架了。”那是很可怕的,你失去了自我,又如何走出苏州,如何走出中国,走出世界,到全国各地的人,从全世界的角度,看看中国,看看非洲。毕加索说有两个地方有艺术,一个是中国,一个是非洲,第三个是日本。我们出门看看,有必要应该带领大家到西方看一看,走一走,到欧洲看一看,走一走,真的能开阔人的思路,另外,你对当今,对时代的理解,否则,你不走出去,你一直在工作室,书斋里刻,你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跨领域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什么是跨领域?前天,张建国在沧州演出,张建国拜的师傅是欧阳中石,张建国是欧阳中石的弟子不假,但是他拜的是,跟欧阳中石学写字。在戏曲界,有一大批高级职称的大师不认字,另外在玉雕界有一大批80%,90%的高级职称玉雕大师是不会写字的。你会作诗吗?你会写字吗?你会写文章吗?你听的懂吗?你谈到历史,谈到传承,你能把中国的历史从夏商周以来,传承下来的脉络理清吗?历代时代的风格,各个时代人在想什么你能整明白吗?所以说,老师说你能开始写子了,开始听戏了,开始喝茶了,开始能玩两句昆曲了,你要有希望了。从商业角度,营销的手段就是向左转90度,向右转90度,达成目标,获得利润。就是你卖什么,不能说卖什么。卖玉的,说,卖玉,永远卖不了高价。其实文化能发生什么,销售到最后什么的,你会认为靠你的手艺吗?靠一块料吗?不是的,真正的销售实际上是销售的思维方式,真正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需求,是文化的修养,文化的渗透,文化的一种征服。导致他认为他看到这块玉,我会想到貔貅发财,真正能勾起人们对玉石文化的欲望,对玉石文化的兴趣的,那么你的玉石文化才能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
另外,强调一点内力概念,是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咬牙能解决的,它是长期训练的,你得知道长期的力往哪使。我去菏泽,运城县委书记每天请我吃饭,他说:“彭丽媛真不容易!”我说她不容易,你容易吗?我也不容易,你也不容易,她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我们的大师们,我们的美好光阴,你的着力点在哪?别浪费你的精力,青春,找准道路,我觉得:“方向永远比奔跑,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说实在的,我们这个时代呼唤大师,我们不能看到大师在浪费光阴,一直在做一个重复的,被市场绑架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个人成就和市场运作的问题。个人成就重要么,我认为重要,但是市场运作更重要。1+1=2是数学问题,1+1=11是经济学问题,1+1+1=111是市场运作,在座的各位想要成功永远超越不了你的圈子,因为你们的圈子决定了你们的能量,决定了你们的平台,影响力。陈健搭建了这个平台,让大家更多地接触到更多的人。而人,你想获得更多的成就,必须提高你的圈子,绑定你的圈子。你事业的成功,关键不在于你知道了什么,干了什么,关键看你认识了谁,认识一个人,你就打开一个世界,你能走多远,关键看你与谁同行。另外,市场的运作,关键与做人有关,一般有手艺的人脾气就大,市场最后的营销,市场营销关键是一个人的品行。如果有机会,我给大家讲一次儒释道,这才是真正的做人。首先做人做明白,再做艺术,做艺术做明白,才能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