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王诩,又名王禅,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先秦诸子之一。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为鬼谷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彻地之智,兼顾数家学问,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无人能及。“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其实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道教认为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曾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可以说《鬼谷子》的智慧是一部治人兵法。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又叫做《捭阖策》,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隋书》中说:“纵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也”“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于贼害忠信,覆邦乱家。”历代虽然存在着对纵横之学的偏见和歧视,但我们不能因为某种事物能用于坏的方面就否定其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