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和田玉的邻居”青海玉的出现
  • 金投珠宝 / 12月5日
  • 千字文有曰:“玉出昆冈”。昆仑山盛产美玉,是中国玉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和田玉就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而同出昆仑山的还有一个玉种,那就是青海玉。青海玉同和田玉一样属于软玉范畴,产于青海,行内人也称之为昆仑玉。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可以说是和田玉的邻居。虽然两者产地相距很近,但青海玉与传统的和田玉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青海玉市场价格比较低,常常用来冒充新疆和田玉。下面藏玉来详细讲讲这位和田玉的邻居——青海玉。

    青海料产地

    青海白玉矿隶属我国青海省格尔木市辖区,位于距青藏公路沿线一百多公里的钠赤台,属昆仑山脉东段缘青海省的高原丘陵地区,地处昆仑山的南丽。青海白玉与新疆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为青海玉,昆仑山之北为新疆和田玉。钠赤台玉矿西距新疆若羌和田玉矿直线距离不过300公里。所以青海昆仑玉和新疆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和新疆和田玉同属一种成矿类型,是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目前主要开采的玉石矿有三处;

    1、三岔河玉矿:三岔河是昆仑玉的主产地,早期的黑皮料和土皮料多产于此,由于其颗粒细、颜色白、油性足深受消费者喜爱,该矿除产出大量白玉外,白加黑、烟紫、紫罗兰色均是人们喜欢的品种。

    2、托拉海沟玉矿:托拉海沟玉矿所产糖包白具有白而不透、颗粒细的特点,目前是收藏者追逐的品种,该矿点所产“鸭蛋青”玉质也相当好。

    3、小灶火沟玉矿:小灶火所产青玉由于颗粒细、油性足,已被市场广泛接受,扬州人将其命名为“碧青玉”,该矿点所产糖包白、黄料也不乏优秀品种。青海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玉石,透闪石含量多数大于99%,杂质矿物较少。青海玉按照产出状态来分以山料为主,少量的山流水料和戈壁料,但未发现有子料产出。

    除了以上这三处主要产地外,还有九八沟,羊皮岭、白羊沟和茫崖等地也有产出。

    青海料特征

    外形:青海料的开采,亦今为止未见子料产出。目前产出的都是山料形态。这些山料玉,表面粗糙,多棱角,呈不规则块状。

    块度:青海料产出块度大,断口参差,大面较整齐。

    外皮:青海料的外皮跟其它的山料玉一样,是参差不齐的毛口表面。呈透白、透青和黄灰色。对不同颜色的外皮,业内人士冠以不同的称呼。

    颜色:多呈灰白——蜡白色,习惯上称此为“青海白”。另有“米汤色”白玉山料,黄灰色,给人以灰暗不正的感觉。业内人士根据外观特征,形象地将青海山料的不同品种描述为“奶白玉”、“米汤白玉”、“梨花白玉”等等。

    透明度:大多数青海上料呈半透明状,透明度明显高于新疆境内和俄罗斯境内和田玉,因而质感和凝重度不足,显得有些轻飘。有的青海料,透明度在同一块料上表现不够均匀,往往是局部块面呈半透明状,局部块面不透明。

    质地:青海料的内在结构为粒度稍粗但比较均匀,质感不够细腻而略显“嫩”,水头足(或者称“水分重”),呈蜡状光泽而缺乏“凝脂”般的温润光泽。

    透明度较高的,比较容易见到白色“脑花”状石花。通透而有灵气,常有“水线”、“水露”纹。棉絮状绺裂以及黑褐色翳状斑点、“石筋”、“石钉”等是一般青海山料常见的玉性。

    青海料的各颜色特征

    青海玉和和田子玉一样,按其颜色特征可分为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糖玉等品种。但颜色特征较和田玉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中都是罕见的。

    青海白玉,基本以山料为主,白度一般都还不错,大都泛淡淡的灰,只是脂粉稍欠,油脂光泽稍弱,质感比较稚嫩,但水头较足,浑厚感老熟度却不如新疆料和俄料。所以常常被行内人称之为水白。好的品质上称的老坑青海料品质也很接近新疆和田产的白玉山料。新坑青海白玉则略显稚嫩。青海白玉雕琢出来的成品如果抛高光通常呈玻璃光泽,但油脂感不强,同时透明度高、感官水头大,抛亚光看起来不水透,但是显得干涩不油润,由于是开采方式大都以炸药爆破开采,通常料子都会隐藏有暗裂。所以开料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有些看似很大的块度也做不出大件,所以在选购青海山料时需注重料子品质的完整性及隐藏的暗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