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最新拍卖资讯
  • 新疆和田玉最大产地玉石拍卖会 手镯拍出45万高价
  • 中国新闻网 / 12月5日
  • “45万,45万还有人加价吗?”拍卖师四下巡视,看是否有人再举牌。“好,55号的先生,加价一千,45万,还有人举牌吗……”15日,记者从新疆且末宝玉石协会获悉,精心筛选出44件上等糖白玉作品,39件卖出共计700多万元,其中一只手镯竟然拍出45万的高价。

    这样的热闹场景并非发生在北京、上海的拍卖场,而是出现在西北边陲小县新疆且末县的一场特殊拍卖会上。当地政府从全县百余件上乘玉料中,精心筛选出44件上等糖白玉作品,交给一家拍卖公司进行竞拍。

    作为新疆·且末玉石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这批堪比和田羊脂玉的玉料引来众多竞争者。14日的拍卖会上,志在必得的玉商和购玉人较起劲,频频喊价,一块玉石动辄几十万。最终,39块玉料都被人捧走,单品拍卖最高价格一只手镯卖了45万元,总共卖出713.82万元。

    为拍卖增添气氛,拍卖公司特意安排低价玉石作品,200元玉石不到半分钟,拍出1000元。共计6件在现场全部拍出。

    “和田美玉,且末为上”。正是凭借玉石资源优势,且末县已成为新疆玉石开发和玉石之路旅游的重点区域。据且末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晓华介绍,当地年产玉石近200吨,已成为新疆和田玉最大产地,每年所产原料占到新疆玉料的七成。目前,且末拥有各类玉雕加工企业30余家,经营门店300多个,从业人员6000余人,年产值达4亿多元。丰富的玉料还引来众多爱玉之人和“寻宝人”,他们流连于此搜寻和竞购美玉。

    不仅如此,为培育完整产业,营造玉石文化,且末县还制定了玉石勘探开发的奖励政策,整合县域内的玉石矿产资源,玉石产业逐渐成形。在此基础上,当地还多次召开玉文化研讨会,促进了新疆和田玉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今年又与中国宝玉石协会携手,共同举办玉石文化节,借此弘扬和田玉文化,同时围绕玉石之路和民俗文化开发旅游。

    且末县境内的昆仑山区玉石储量丰富,当地出产的糖白玉、青白玉、黄玉等,质地湿润、色泽雅致,在北京、上海、苏州等玉雕师中享有很好的口碑。数千年前,当地居民就开始在昆仑山北坡采玉,他们将玉石东运中原、西输巴比伦,打开了一条横贯东西的“玉石之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