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精品鉴赏区 > 玉雕作品赏析
  • 《佑生》:终极的思考与当下的表达
  • 搜集整理_朱达义 / 12月7日
  • 原文作者:王稼丰

    作品照片由博观广告拍摄

    《佑生》是一件很让人费解的作品,颇见功力的瑞兽辟邪展现了黄罕勇大师的艺术造诣,然而一段残骨打破了玉雕动物件的惯常传统。在历来的玉雕作品中,这种别处心裁是不被接受的,它不符合福瑞祥和的文化心理,亦不遵从传统雕塑的造型规范,在比较传统和相对保守的当代玉雕艺术作品里,这件作品就显得不那么合群。

    黄罕勇大师似乎早已预见了这件作品的冷落,然而他说,他还是要把这件作品做出来,把自己的一点思考表达出来。辟邪是一种传说中的瑞兽,大家对它的认识早已固化和趋同,一个辟邪应该怎么去做,也早已形成了套路,成了一个程式化的操作。这样一来,创作就成了一种母题意象的传达,作者的情感、意志就此消解,玉雕动物件所要求的展现生命状态、表达生命意识的人文情怀,也就不复存在。因而,动物件的创作要打破既定的程式,用人的生命体现去理解动物的生命状态。

    《佑生》就是在表达生命体验的艺术理念下一段天问式的思考。

    远在上古之世,人所不能理解、不能施为的事物,都以“天”统摄。“法象莫大乎天地”,然而人还是要寻一个解答,求一个因果,这些天地万象、存亡兴废,就在先秦诸子的文字里被仔细考量。在西方的文化体系里,它们被称为终极问题,亦有无数先哲为之皓首穷经。辟邪之类传说着的瑞兽,以及《山海经》等先秦典籍中里记载的异兽,它们是否真正的存在过,它们具有怎样的形态,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它们有着怎样的情感,甚至它们因何而生,它们为何而逝,它们的存在又有何意义,这些都不是人所能回答的问题。然而,这是关于生命的终极思考,思考它们,也就是思考我们自己,思考我们所生所死的意义。

    黄罕勇大师借鉴了现代艺术的手法,让作品直接成为理念的表述,把这个关于生命的终极思考传达出来。兽首一如旧法,在温婉细腻中秉持了法度的谨严,又通过线条的处理,为瑞兽塑造出了一定的情态,由此引出生命所处的环境氛围。兽首之后,便是一段残骨,将生命定格在了逝去的状态。这样的处理,直接打破了传统玉雕的审美范式,使观者不能直接进入到对作品的欣赏中去,形成了审美上的阻断。这个时候,长期形成的审美经验已经不再起作用,观者只能对当下的这件作品进行思考和解读,具体的理解作品本身。现代艺术直接诉诸理念的创作手法,经过对传统玉雕的审美范式的陌生化,促成了对具体作品的思考,大师在作品中表露着的对生命的反思,因此传达到观者的心灵。

    当代玉雕正由工艺向艺术过渡,工艺时期以风格为依据,艺术时期则以思想为依据。拓展玉雕在表达理念、寄托情思上的功能,使作品成为具体思想、具体情感的独特表达,会是未来一个时期玉雕艺术的发展方向。《佑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偏离和打破玉雕的固有审美范式,让理念直接呈现出来,引发观者的思考。这样的处理手法,在思想的表达上对整个行业都有示范意义。打破固有的审美范式,表达情感,寄托思想,使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当下表达,会是玉雕艺术的将来方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