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黄河流域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人们依河而居,两岸丰沃的土地上能产出各样的野果,供人们果腹。
经年累月,大小部落相互征伐、融合,渐渐变成了河东帝丘、河西九有两大部落,首领分别是颛顼和共工。
两位首领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只是共工的性情更加暴烈一些,对待下属就有些粗暴、严苛。
共工手下有一个名叫康回的头领,原本在部落兼并战中屡屡得胜,声望日炽。
但他最终在九有却只坐了第二把交椅,早就心怀愤懑,又总因小事被共工责罚,于是愈加气郁,渐生不臣之心。
这一年,天象反常,刚入春季,便连降大雨,待到入夏,十有八九黄水泛滥。
帝丘、九有两大部落几乎动员了大半成年男子,加紧修建河提。
康回突然心生歹计,思揣着,若借此机会挑起帝丘和九有两大部落的争斗,自己便可趁乱向共工下手,甚至待两败俱伤之时,自己亦可坐收渔利,称王称霸。
辗转一夜,康回暗暗在心中布好了谋局。
次日一早,便求见共工,说昨夜得伏羲老祖托梦,告知他不止要加修河提,还应新开河道,将大水向下游疏引,双管齐下,才能免遭水患。
共工听罢大喜,其他头领也觉此举甚好。唯独共工之子后稷站出来反对,说帝丘部落恰在下游,若是引水向下,难免加重帝丘灾情,引发部落冲突。
康回唯恐自己的歹意暴露,便故意狡辩,只说后稷畏战,更低估父王共工的征战能力。共工果然对后稷很是不满,大手一挥,决定立刻新开河道。
后稷深知父亲性情,默然叹气。入夜后,便带着一小队随从离开部落,赶往帝丘,想将此事通报给帝丘首领颛顼,让他早做准备,免得百姓遭殃。
不想康回也早料到后稷有所举动,便令属下前去追赶,追至澶渊,竟直接绞杀了后稷等人。
可怜后稷枉死郊野,一颗丹心无处寄托。
幸而女蜗巡游至此,便将后稷的精魂印封在一颗昆仑石中,投入河底。水患一至,康回奸计得逞。
第二年,颛顼果然率全族部从前来讨伐。共工匆忙应战,双方会战澶渊。
共工因急躁冒进,屡屡中了颛顼的埋伏,部从伤亡惨重。愧悔交加,共工便觉无颜苟活,一怒之下,便在不周山投崖自尽。
自此,颛顼一统九州,改中土之称为华夏。只是大战过后,满目疮痍,水土尽毁,人民困苦。
颛顼于是在澶渊祭天,祈求三皇庇佑。
祭礼之日,忽见一条白色的勾龙从黄河中腾跃而起,直飞九天。
勾龙吐出肥沃的新土,填补了山峦的裂隙,造就了更多良田,又吐出五色新种,遍洒良田。新种落地,顷刻长成人们原本不曾见过的庄稼。
最后勾龙又吐火烧死了想要逃走的康回。
原来这巨龙之躯,正是女娲的昆仑石所化,巨龙之魂,便是后稷之魂。
此后人们不再仅仅依靠采摘野果充饥,而是开始按照时令,悉心种植五谷。
于是颛顼册封后稷为农神,百姓也在潭渊建起了供奉他的神社。
后稷化身的勾龙,也成为人们眼中的祥瑞,遇到天旱,便向勾龙求雨,有求必应。
农神后稷
后稷,姬姓,名弃,
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
后稷的母亲名叫姜嫄。
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
史书记载后稷被尊为“农神”,
农耕之术自他始。
因为他,百姓学会了耕种,
吃上了真正的“五谷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