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保护文物 为道德留更多栖息地
  • 东营文明网 / 3月17日
  • (李瑞强)

    老家是一个无名的小山村-积善村,而可以印证这个村名的便是一座名为“积善塔”的 方形密檐式砖塔。在这座塔旁又有一红砖仿制新塔一座,造成双塔对峙景象。但近观新塔工艺粗糙,原来是旁边缫丝厂的水塔,真有点画蛇添足,大煞古建风景。很 多游子拍照留念,往往刻意避开新塔。

    很难想象,这么贫穷和落后的小山村,却有这么一座高大的精神标志,更难想象,这个小山村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原名大宋村,因村民有积德行善之传统,改名积善。“全村如今无一人坐监狱”,表哥一句颇为自豪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无法也不能去考证,小山村的民风之和善,德行之厚重,在多大程度上与这座列入省级文物的“积善塔”有关,但却客观真实地印证了文物是滋润道德的 力量,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最活的载体。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文物,尽管破旧但却有一种厚重的精神,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找到一些古人的生活印迹,甚至 可以看到文化发展的脚步。

    文化事业很大,很宏观,然而,落实起来却非常具体,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要保护我们的文物。文物是什么呢?我们不作专业的解读,文物是文化的物质印迹,是我们的古人的智慧结晶,是非常牢靠、坚固值得我们传承的文化瑰宝。

    而保护文物既是我们今人对古人智慧的尊重和传承,也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中汲取文明养料的重要源泉,保护文物,也是在为我们的道德设立栖息地。走 进曾国藩故居学习其良好的家风,实地感受优秀的家风文化,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记载,而是 “慎独、主敬、仁爱、勤劳”的屏风影壁,是“书疏猪鱼、考宝早扫”的门楣高悬。这是我们家风最好的栖息地,最活的栖息地,是道德的点位体现。

    任何一处古代建筑,无不给我们传递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用一钉一铆和其他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就能拔地而起,坚不可摧的木制高楼?这恰恰是一种对自我建设能力的认可,是一种最直观的文明与进步,是一步一步牢固的发展和创新。

    如果我们没有珍贵文物,我们将不知过去的古人如何生活,如何思,如何做,如何待人接物。我们也无法通学习绘画、诗词、书法,感受古人的文化素养。走进乔家大院,这个汇通天下的票号,却需要一棵翡翠玉白菜来点缀和装饰,而这棵白菜体现了家风的一清二白,体现了商业上的诚实守信。文物最能说明古人 的自律、自省、自谨,而文物也是古人留给子孙们的道德栖息地,向他们一样做人做事,这便是最牢固的传承。

    留住原味,留住文物,给我们的道德一块栖息地,这其实也是文物保护的价值所在。今天,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 经济领域中大家诟病的很多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可以从道德的栖息地中找原因,开药方。引用李总理答记者问的话语作为文章的结尾,“我们 推动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