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精品鉴赏区 > 玉雕作品赏析
  • 沧桑也是一种范儿!
  • 朱达义 / 4月8日
  • 作品名称:《乾坤》

    重量约:131.6g;尺寸约:70*53*34mm

    材质:新疆和田子玉

    它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矿物精华,坚韧、细腻,还有润泽。玉石不会十全十美,它不是有些人随口一张的“羊脂玉”,也没有圆润丰满流线的身材,但它是纯天然的。人说,“大美不琢”、“美玉不雕”,我想有些是的,有些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庆幸的是,它们应该躺在一个懂玉的人家里,更多地,已经被“可惜”了。当然,这一块,远远没有到这个级别。

    人有气质,玉雕作品也有,如同这一件。

    它的颜色略微泛青,但很厚重,这得益于它非常细腻的质地;它有石僵,还渗着裂纹,但颜色又很白,很一致,里面略微透着点墨绿色。总之,如果单单看原料,它真的不完美,只是在仔细品读下,会觉得它似乎藏着很多故事,因为它有一种沧桑的气质。

    我觉得玉雕师最终没有把石僵切掉是有考虑的,一是材料的颜色,纵然很多玩玉高手能接受稍微偏青点的颜色(前提是够细腻,关于这一点,离不开价值衡量下的综合考虑,具体的以后有机会和你们细细说来);二是材料的形状,一旦把石僵切掉后,剩下的玉石固然干净了,但不整、不切,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反之,东西小了,颜色又不白,就没有了特色。

    所幸的是,作品呈现的这个题材,我觉得和原材料的气质非常契合,刀币、铜钱,让人看到历史的斑驳;并未刻意处理的细裂,原汁原味的记录着亿万年的时间留痕,让人想到青铜上的铜锈、青石上的苍苔,还有废弃的城墙,在无边的风月里演绎孤独和苍凉。

    这是公元前七百年至公元前两百年间春秋战国的独特风景,纪念着那块未曾被统一的版图。当始皇称帝,规整了文字和钱币,建起了千年不倒的万里长城,过往岁月在岁月以后变成了最美的伤口,所延续传承的,就是文化,我们视其为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灵魂。

    最终,玉雕师除了僵石的部分,再没过多的对材料进行雕刻,只是在四周皮色处和犄角处用回纹进行了一番修饰,披满皮壳的素面,还是为我们保留了很多自然造物的印记,简洁,明了,切合作品给人的时代感,我倒觉得它多了点安静,少了点气势。其实,也不用过多的考虑,就玉雕本身而言,总是有主次的,既然能表现传达的气韵已经有了,何必画蛇添足呢?自然,挺好!

    到如今,不得不说,时代在进步,以前沧桑中总带着一份悲切,而现在,沧桑也是一种范儿。

    无论如何,沧桑,象征着成熟!

     

    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一人一玉,交流分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