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样在八零左右出生的小伙伴们,小时候的读物中一定有一套《上下五千年》,红皮子,分两册。还记得那会儿吗,这本少儿通俗读物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简史的最佳教材。
三十年一晃而过,六零、七零、加上我们八零,成为了收藏投资和田玉、拥抱精神文明的主力军。今天,离《新疆和田玉(白玉)子料分等定级标准及图例》这本书的发行已有四年,时常翻阅,并时有所想。本篇将和大家分享书中所提及的中国和田玉的八千年,它经历过的六次高峰。
时至今日,由这些文化所形成的的历史印记一同组成的时间卷轴,再一次唤起儿时红皮册里的故事。
新石器时代,诞生了一系列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发生巨变的新种类石器,随之而来的是农耕畜牧。玉,石之美者。在那时,玉也许只是古人认知里的一种石头,是他们可以用来制作工具的材料。当玉质工具伴随着石质工具一起,为古人用来创造物,就形成了文化的概念。相应地玉质生产工具、装饰品及礼器的先后出现,就形成了玉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期。
当夏商周三朝更迭,随着文字的出现,当古人克服蒙昧和野蛮进入了文明,社会层面更多地需要“知书达理”,对人们提出了信仰和礼仪的要求,而玉在这个时期扮演着桥梁的作用。回顾历史,彼时“玉石之路”的开拓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在未来几千年间成为中西经济贸易的重要纽带。当时人们认为,“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是玉文化的第二次高峰。
终于能想象红皮册里描写的“和氏璧”是什么样儿了,这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把玉器的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再一次拔高,它象征着道德、象征着权力,它不但在人与神之间起到祭祀与沟通的作用,更是高地位、高身份的人们用以彰显权力的象征。
从“王”走向“皇”,国家的高度一统是发展文明的重要前提。今天的玉友们都知道除极个别外,白玉是最好最贵的,却曾想过为什么?原来在汉代这个华夏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盛行阴阳五行说,人们赋予白色以吉祥寓意,自西汉起,将“尚白”观念与儒家“仁”学相提并论,奠定并提高了色彩审美的文化品位和白玉的道德品性。
跨越隋唐宋元四朝,直至明代,当文明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当文人墨客如璀璨繁星为历史所牢记,玉文化迎来了历史上第五个高峰期。而今天我们提到的北京工、苏州工的前身,就是在明代形成的制玉中心。当把千年发展所获得的绘画成就、宗教文化融入到玉器的纹饰、造型设计中,玉在当时社会的蓬勃发展是可以想象的,要知道,宫廷制玉以外,真正的民间制玉就是发展在明朝。
清是一个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十全老人”乾隆帝据说亲自督导了“大禹治水图”、“秋山行旅”玉山、“南山积翠”玉山等数十件千斤以上的大型玉雕。在那个年代,帝王贵族的政治生活、日常用品、礼乐祭祀、典章制度几乎不可一处无玉,玉之盛,令人遥想。
历史的演变,名族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英雄的崛起……伴着梦想开始。这是和田玉人前的故事。
高阔的山岭,湍急的河流,佝偻的身躯,刺目的鲜血……乃至满目苍夷。这是和田玉人后的故事。
无论是神权时期的祭祀用品,还是皇权时期的至高象征,或者是代表着君子“仁义智勇洁”五德的崇高品性。玉文化,一直站在历史各时期的文化高点,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