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重量:256g (约)尺寸:101*50*37mm
作品《路路通》系新疆和田籽玉雕琢,作者是海派玉雕的青年代表之一吴灶发先生。作品根据红皮俏色在玉石上的位置,巧妙设计,在不浪费最美皮色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创作了这款玉雕精品。作品曾荣获上海第三届“英合杯”玉雕神工奖评选活动“银奖”以及“国石杯”第七届新疆玉雕精品展评会“银奖”。
作品的主题刻画了一只翘立荷叶旁的鹭鸶,回首低目窥窃水中鱼儿……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凰别苇丛。
诗词描写的场景和作品何其相似。因头顶及胸、肩、背长有细长白羽,又称白鹭。鹭鸶以其素白的外表给人纯净的观感,又因它体型硕大,腿长,颈长,头部具冠,给人以高贵的印象。鼓鹭鸶自古就是文人咏诵的对象。
荷叶、莲蓬既是匹配鹭鸶描绘场景的最佳选择,同时莲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也具备深厚的寓意。常常被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具备了“神圣、纯洁与高雅”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其清廉最好的诠释。
作品《路路通》,精品红皮白玉籽料为玉材,花鸟类玉雕创作的代表人物吴灶发先生设计雕琢,使其具备了相当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作者在设计处理这款作品时,除了很好的借鉴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美好寓意外,对于作品本身的构图下足了功夫。因玉料的价值高昂,皮色稀有,所以如何巧妙的使用皮色来构图是这件作品攻克的第一道关。在鹭鸶和鱼儿的刻画上,作者雕琢下的画面具有动感,鱼儿跃出水面的刹那,鹭鸶回首望之,很好的形成了互动,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对于莲花,作者完全采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朵绽开的荷花,工艺表现相当精湛,细看莲蓬表面错落有致,突出的莲子颗颗饱满,周边荷叶肥硕宽大,叶子翻卷自然柔美……
作品涵盖了多层喻示,可以是“一路清廉”也可以是“一路连升”,当然我个人感觉这款作品命名为“路路通”更为合适。作品通过俏色主要描绘,也突出了鹭鸶和鱼儿。鹭鸶以食蛙和鱼儿为主,所以我们如果把鱼儿看成是鹭鸶的“目的”,那路路皆通罗马,都可达目的。如此广阔的前景,这么好的祝福,加之稀缺的红皮白玉籽还有名家雕琢。这款作品,真正的是达到收藏标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