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约)55.7g 尺寸(约)55*35*18mm
“一鸣惊人”的典故是关于楚庄王韬光养晦,隐忍蓄势,最终经过谋士的妙语点拨,励精图治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故事。楚庄王即位三年来,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朝政,荒废时日,还立下禁令“进谏者,杀无赦”。大夫伍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不能直言进谏,只能出奇谋相劝,于是面见楚王,请楚王打一谜语,为“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费解,到底为哪桩?”故而问楚王这是什么鸟?楚王心知肚明,这是在借鸟来讽刺自己不作为,于是笑着说;“此鸟非比寻常,只是等待时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伍举一听,为楚庄王之雄心壮志折服。于是“一鸣惊人”的故事也激励着世人积蓄能量,一举成名。
此玉雕作品为新疆和田籽玉雕刻而成,玉石形如梨,貌柔和,白净光亮,油润细腻,红皮娇艳鲜丽,姿色夺目。作者在凿出玉石一面雕琢树枝形似盘虬卧龙,萧索苍茫,寒光莹莹,深秋之景,冷峻寒颤。同时运用俏色巧雕,将红皮完整雕琢成为金蝉之形,刀工简练,线条简约有力道,形象逼真。金蝉匍匐在枝头,全身金黄,恰如夕阳霞光浸染,幻化成一粒金光,在万籁具静的刹那间,一声嘶鸣,深秋唱晚,引得无数诗人心绪空旷,有情人树下怅惘,吟咏着心志之高洁,情意之坚贞!
蝉饮风食露,隐深林之中,鸣冲霄之声,常被古人用来比喻成为高洁之士,以寄托心志纯净,胸怀旷远。同时蛰居隐身于冬春之际,销声匿迹,不为世人所知,但到立夏入秋之时,一蝉嘶鸣,群蝉踊跃,争相鸣叫,声震于天,被后世之人用来寄托等待时机,一跃而起,便能扭转乾坤,翻云覆雨的雄心壮志。至于金蝉脱壳,去旧成新,则会被人们看做灵魂不死而重生的象征。故古人常口衔玉蝉入土,寄托能像蝉一样脱壳成新,灵魂永生。蝉的寓意之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