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故乡水,浇灌栋梁材——
徐州,龙吟虎啸帝王州,旧时东南最上游。钟灵毓秀,王侯云集,山川养帝王之象,为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佳话;人文荟萃,百家繁盛,中华烹饪美食滥觞于此,中国佛教文化起源于此,古风浸润,文脉相承,风流雅士,不胜枚举。这便是汪永领先生的故乡,仁山智水,和风惠雨,浇灌其成长,滋润其成材,使其成为传承中国玉石雕刻艺术的青年脊梁。
大师麾下学艺成,传承海派创新风——
汪永领先生,1982年生,其性如玉,温文尔雅,心如止水,内敛随和。初入江苏徐州玉雕厂学习玉器打磨、抛光、铸胚之工艺,玉石之美,集仁义智勇洁的品德,为君子之象征,这与汪先生平静自然,不事张扬的心性不谋而合,故而将一生追求,尽付之于玉雕艺术之中,埋头钻研,沉浸不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97年汪先生辞离桑梓,求艺上海,拜刘忠荣大师学习浮雕技艺,在学习期间汪先生领略到了以单纯的刀法,来展现主次分明,刚柔并济,深浅互间,层次丰富的玉石雕刻手法,以干净利落的画面来彰显玉雕形象鲜活的气韵,这是刘忠荣大师玉雕艺术之精华,让汪先生受益匪浅。2004年汪先生又到雅园跟随倪伟斌大师学习圆雕技艺,雅园的玉雕作品雕工精致,造型柔美,线条简练,达到了造型美与线条美的完美融合,代表了以海纳,精作为特点的海派玉雕的最高造诣,在雅园的学习工作对汪先生的玉雕工艺和创意构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让汪先生的玉雕作品带有浓烈的雅园风格。汪先生在两位大师旗下潜心学习,将两位大师的玉雕工艺特色融会贯通,将干净简练的线条与精致柔美的画面融为一体,留白处素雅无痕,精致处细腻入微,具有水墨书香之气韵和传统工笔画之特色,集传统文化之精髓,融各种工艺与一体,弱水三千,汇于一海,达到了既保质保量保皮色的雕琢要求,又能体现精致华丽,秀雅雍容的海派玉雕特色,其玉雕佳作让爱玉藏玉人士爱不释手。
玉载吉祥,艺沁美韵——
功力日益娴熟,工艺自成一派,在玉雕界拓展了一定影响力的汪先生于2008年成立了自己独立的玉雕工作室——沁韵轩。旨在通过精湛工艺沁人心脾,美好寓意韵味隽永的玉雕作品,让广大的玉石收藏爱好者领略到海派玉雕的精细传神,玉石文化的博大精深。汪先生擅长于人物件的雕琢,同时兼长于花鸟动物件的刻画,汪先生的人物件将明清玉器人物工艺特色与当代玉雕雕塑风格相融合,在传统的人物题材中散发出柔和美妙的现代工艺之美,清新妙曼,独具魅力。对于每一块玉石固有的缺陷,伤裂绺斑,活浆石花,奇形怪状,不一而足,汪先生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雕璞玉为精品,其挖脏去绺,遮斑掩伤,俏色巧雕,变瑕为瑜的深厚功力已经达到如火纯青的境界,可将玉石的种种缺陷巧妙的融合在精湛的雕工之中,使人看到的是玉质的温润,工艺的精深和寓意的吉祥美好。汪先生雕琢的玉器精品屡屡在天工奖、百花奖、神工奖中载誉夺魁,深受玉雕界权威专家的推崇和好评,其玉雕作品被海内外的藏家们广泛收藏。
因玉终成眷属,因梦携手同行——
与玉相伴,琢玉成痴,汪永领先生因为玉而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并矢志不渝的追求更远大的梦想;与玉结缘,心有所托,汪先生更是因为玉而寻找到了人生伴侣乔慧萍女士,在玉雕界成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佳话。同是琢玉人,因为玉雕艺术而爱的愈加温存,也将这份感情雕琢得愈加精美。人生三十而立,犹如中天红日,正值生命力最旺盛,才思最踊跃的时期,相信汪先生凭着卓越的雕琢工艺和精深的创造才情,一定会在玉雕艺术道路上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汪永领履历
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
中国玉雕高级技师
海派玉雕文化协会会员兼理事
1997年拜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忠荣学习浮雕技艺
2OO4年又到《雅园》跟随倪伟滨大师学习圆雕技艺
2008年成立“沁韵轩”玉雕工作室,为海派玉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作品《三娘教子》荣获2OO8年中国玉器天工奖银奖
作品《太白醉酒》、《灵童逗福》匀荣获2OO9年中国玉器天工奖银奖
作品《福分》荣获2OO9年中国玉器天工奖铜奖
作品《麻姑献寿》荣获2011年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作品《欢天喜地》、《恩爱》、《鸿福齐天》分别荣获2011年上海玉器神工奖金、银、铜奖